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五千年来谁著史 > 第二百六十九章 懵逼的洪承畴

第二百六十九章 懵逼的洪承畴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那种反对空谈,强调躬行践履、强调经世致用,讲求实用的质朴学风已经在发展。更有些反对专治,主张限制皇权,甚至是提出“无父无君非弑父弑君”等等观点,也在酝酿之中。

天下大乱的时候,社会各种矛盾的碰撞,这一时期文人们的脑子总是很活跃的。

洪承畴对于此事甚有了解,更明白在朝廷南迁之后,那主张重史学轻经学的呼喊声,那反对理学空谈,反宋儒道学之说,提倡事功之学,主张见诸行事、经世致用的呼声是越来越高。

这跟历史上南宋建立后,宋人中也出现了陈亮这样的人物是一个道理。

都是在血淋淋的事实面前吃足了痛苦之后想要强壮自身,强大自身,从而引发的对前事的大反思。

结果王廷臣就又送来了第四封急报,让洪承畴彻底懵逼了。

郑芝龙来了这么一手,如此,普天之下谁人还会不知道?这影响太大也太坏了。这里头可以借题发挥处也太多太多了。肯定会引起轩然大波的。

那不止会牵扯到士林,更甚会牵扯到天下。

洪承畴现在倒是没想过郑芝龙打算另开别路,他只是想到了近来士林当中的学术之争,只此就足够乱搅的了。

明清皆是理学当家,在后世人的印象中,理学和样,盖压明清两朝,那完全是牢固不可动摇的。就是王阳明这样的心学集大成者,推动了心学的一时之发展,那也没能从根本上触动理学绝对的霸主地位。

区别是陈亮当时‘人少力薄’,而现在的士林中却很是有一批人在对理学喊打喊杀。

当然了,只是读书人之间的言语争执,就像陈亮与朱熹之间的王霸义利之辨,只要未触动社会实质,那都不会形成实质影响。

但事实却是,阳明学对理学的冲击要在王阳明死后很多年了,才达到一个巅峰。

无论是王学七派,还是浙中王门学派、泰州学派,乃至是异端分子李贽,眼下这个时期里,在天下间都很有影响力。

李贽的几本著作,那在士林中是怎么个评价?皆狂悖乖谬,非圣无法,抨击孔孟儒道,另立褒贬,凡千古相传之善恶,无不颠倒易位,尤以罪不容诛者。其书可毁,其名亦不足以污简牍,特以贽大言欺世,至今乡曲陋儒,震其虚名,如置之不论恐贻害人心,故特存其目,以深曝其罪。……

可却偏偏几次禁绝而不能。市面上每隔几年就有新的刻本叫卖。

又因为明末国势江河日下,战事一败接着一败,国力大衰。而人在自己力弱的时候,那是会反思自己怎么就由强而弱的,如此,就也为士林学界掀起波澜提供了社会基础。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