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章 智能制造
“什么?克里斯托弗,你难道疯了吗,那条自动化生产已经落伍了,你怎么还要引进?”那瓦利惊讶的说道,他从来没有想到克里斯托弗居然会同意,让他一下从床上站了起来。
屋里的众人也纷纷赞同那瓦利的提议,认为引进这条生产线是毫无必要,包括福斯特也是持这种观点,但是作为小组的负责人,他必须要认真听取每一个下属意见不能独断专行,于是说道:“你给大伙说说你的观点吧。”
于是大家纷纷看着克里斯托弗,看他又说出什么不一样的道理来。
克里斯托弗没有马上回答,而是先给大家都冲了杯咖啡,当他拿起咖啡喝了一口后,克里斯托弗说话了:“大家都知道,我是安布雷拉精工设备有限公司的总裁,我一辈子都在跟机械设备打交道,特别是自动化设备。boss派我来这里的目的大家也知道,搞到先进的自动化技术,不过用什么手段。”说道这里,克里斯托弗语气稍稍的加重了一下。
“而东德的客车自动化生产线虽然是一条落后的”硬“自动化生产线,但它上面的许多设计还是给了我不少的启发,因此,作为自动化的机械工程师,我的意见是引进它,但我们并不用它来生产,而是用来作为一个研究性的平台,这有利于我们吸收东德先进的自动化设计理念。
生产dbme双层客车的车间自动化水准极高,随行的东德翻译指着几台大型焊接设备组成的自动化生产线自豪地说道:“只需要3个人,就能操作这条焊接生产线完成车体的主要焊接工作。”
福斯特一行人却看得蛋疼无比,看着眼前由切割,锻压,焊接等设备组成自动化生产线。不得不承认东德不愧为世界排名第十的工业国,在“硬”工业自动化上差不多做到了极致,不过这种自动化生产线有个致命的弱点,就是其只适合于大批量生产,但用于小批量、多系列、多品种的生产模式,这条生产线显然已经该淘汰了。
拿双层车厢来说,现在哪怕是把车门的位置变化五十厘米,这条生产线就得报废重建。正是因为如此社会主义国家生产的东西才被评为款式数十年不变,产品毛病数十年不改。现在西方都在积极的研制柔性生产线才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德累斯顿距离莱比锡还不到200公里,六人参观完统一机车联合体之后,当天就返回了莱比锡。
趴在莱比锡饭店的床上,那瓦利看着福斯特聚精会神的翻看着从统一机车厂带回来的资料。开口说道:“福斯特总裁,那东西我认为不用看了,他们的生产线我不建议原封不动的引进的。”
而真正用于生产是设备,我的建议是,用我们自己研发的柔性智能化生产线。”
安迪.福斯特捂着脑袋说道:“哦,克里斯托弗,我们自己的柔性智能化自动生产线现在还并不成熟。”
“我们可以先建一座稍微小一点的实验性工厂,反正列车引进来之后,不是一时半回就能大规模生产的,我们必须要全世界的去拉客户一个个谈才行,一座小型的实验性智能化工厂已经足够了。等技术成熟了然后在全公司进行大规模推广,全世界第一座智能化制造工厂,就从dbme客车开始!”克里斯托弗铿锵有力的说道。
安迪.格鲁夫也赞同那瓦利的提议,说道:“那东西已经落伍了,只是看起来先进而已。”
“大家都是这种看法吗?”福斯特问道。
约翰.马丁和莱纳斯跟着点点头。
看着沉默不语的克里斯托弗,福斯特问道:“克里斯托弗你是机械方面的专家,我想听听你的意见。”
克里斯托弗思考了有五分钟,才开口说道:“我的意见是,原封不动的引进一套东德生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