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章 比尔.盖茨
简单的来说,它就是一种大功率的电子开关,通过控制栅极上的电压,可以实现导通和关断的转换。与机械式的开关相比。电子开关的响应速度可以高达每秒几十万次,而且不会有因为反复开关而损坏的担忧。收音机里的三极管也是一种电子开关,igbt可以被视为一种特殊的三极管,其特点在于耐压更高、电流更大、速度更快以及可靠性更好等等。
igbt的使用范围十分广泛。大到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电力、石油等国民经济支柱部门,小到变频家电、数码相机、电磁炉等消费电子产品,统统都能够找到igbt的身影。
凌世哲记得igbt慨念最早是在70年代末提出来的,没想到摩托罗拉公司已经在70年代中期就有了igbt技术相关专利,实在是颠覆了他的认知。
摩托罗拉为什么要把igbt给拿出来,他们难道不知道igbt在未来具有广阔的市场的前景吗?仅仅是在2010年。igbt每年就超过了千亿美元的大市场,
安布雷拉在74年,就在分立元器件实验室下面,单独成立了研究igbt的实验室。有了凌世哲的指点,实验室对igbt的研究进展的非常快,而摩托罗拉手里的这份igbt的相关专利。正好可以弥补安布雷拉公司的技术短板。
半导体行业是由集成电路和分立器件两个支柱组成的,他们之间的关系好比大脑和四肢,就以电风扇的风力控制来说,至少需要一个主控微处理器,用来给整个系统下达指令,一个霍尔元件用来检测电机转数,一个小功率可控硅元件用于交流电机的整流调速,一个电机控制微处理器用来控制电机转数。在风扇电气控制的关键元件中,集成电路和分立器件各占了一半,由此可见分立器件在半导体行业的重要地位。
后世的共和国对半导体产业的认识出现了偏差,认为集成电路就是一切,所有的政策资源都像芯片倾斜,认为分立器件只不过是二极管、三极管、电容、电阻之类的简单东西,却忽略了国外正在蓬勃发展的光、磁、温度、射线等新型感应器件。
而真正的集成电路是把工程所需的晶体管和二极管、电阻、电容、感应器件等分立器通过布线整合到一个芯片里,还是以电风扇为例,未来完全可以把两个分立器件同一个高性能的微处理器整合到一起,把四块芯片变成一个大型芯片。
这样一来,不但可以最大程度的节约电风扇的生产成本,还给对手设置了一个极高的技术门槛。以国内为例,八十年代他们可以山寨世界上大部分的电子产品或者电子设备,就是因为当时设备的电路板一打开各种电子元件一目了然,很容易的就能把技术原理还原出来。
但到了90年代,国内的山寨技术就逐步失效了,电路板一打开除了几个方方正正的大型芯片什么都没有,等到新世纪之后西方对中国的技术封锁宽松了许多。也是因为随着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应用,产品被逆向解析的难度越来越大。离开了控制芯片机器就是一堆废铁,因此许多看似很高端的科技都逐步流入到了中国。例如高铁和汽车等等。
摩托罗拉没有理由把这项技术给拿出来与安布雷拉公司分享的道理,难道出了什么问题。或者又有什么阴谋在等着他?
等到新世纪第一个十年过去之后,全体人民都知道到了国家在集成电路上的短板,然后国内又以无与伦比的热情投入到了晶圆产业的建设中去。可惜他们光盯着处理器了,却忽视了半导体产业的另一个支柱,就算共和国在处理器上取得大突破把英特尔甩出去八条街,也只能在电脑行业称王称霸而已,离开了相关的分立器件支持,在工业领域还是个残废。
要知道在后世,全球电脑市场满打满算一年需求4亿台。而工业芯片每年的需求至少是电脑行业的十倍。凌世哲在穿越前国内300多家生产分立器件的电子企业仍挤在二极管、三极管领域里恶性竞争。与此同时仅各种独立的感应器件每年的进口额度都要超过100亿美元。
格雷.布朗之所以把分立元器件技术与安布雷拉做交换,就是因为摩托罗拉公司一直都是专注于电子通讯行业。分立元器件对他们来说只是一个可有可无的鸡肋,但对有志于工控电脑领域的安布雷拉公司来说。各种分立元器件或者是独立的电子感应器,就相当重要了。
格雷.布朗交给凌世哲的只是一张表格,上面列满了相关了分立元器件的相关技术专利名目,其中最重要的是igbt的相关专利。
所谓igbt,是“绝缘栅双极型功率管”的简称,是由bjt(双极型三极管)和mos(绝缘栅型场效应管)组成的复合全控型电压驱动式功率半导体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