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4)、一壶老酒洗晴天
在他的面前,是一桌子丰盛的菜肴。这是酿酒娘陈酒忙碌了半晌的成果,但与她手里紧紧捧着的那只颜色沉黯的陶壶相比。这一桌子的青蔬、红肉、乌卤、粉糕……就都失却了颜色。
若非想到等会儿远行路上的负担与责任,若非已经观察到对坐的林杉精神有些游离,他真想来点硬招,把那灰色的酒壶强要过来。
虽然陈酒也已在几天前从林杉这里得知,廖世要远行的大致日期,但这药鬼老头儿几乎是说走就走,连给半天时间让她准备都不成。亏得她在东风楼待了十来年的遇人待客经验,只需林杉一个眼神,她就下堂准备去了。
为了尽快办好一顿像样的送别宴,陈酒在去买肉菜的同时。又支人回自己开办的那所小酒坊。大白天的把酒坊门关了。把里头几个手脚利索的女工都召了过来。淘米、择菜、刨鱼……厨房里很快忙活开来。
等到林杉与廖世周旋了数番话题,廖世决然要走时,一桌子菜已经开始上桌了。廖老头儿见此情景,知道如果自己还要走。八成要被林杉礼尽用兵了。
-
“如果让你的那帮下属知道,你在陪我喝酒,他们会不会围起来掐死我?”
“……不会,他们用不惯‘掐’这一招,而比较擅长用刀……”
“一大群各个臂力一百多斤的汉子,围拢来一齐抽刀劈我这么一个干瘦老头儿?咳……这画面太血腥了,我药老头儿活了半辈子,还胆怯得不敢想这个画面。”
“……那你就别多想了,只想着你手里杯中之物,那才是快乐之源。”
他只得又坐回来,反正准备又撂下半个时辰在饭桌上,他便胡侃开来。酒过三巡,他乘着酒兴,话语间开始显露胡说八道的个人特色。
在青菜比肉昂贵将近三倍的这片北方风沙土城里,陈酒花了不少小酒坊一小瓶一小罐卖酒攒起来的利钱,为这桌送别宴添了几抹青翠。饶是并不怎么重视舌尖上品味的廖世,在这干燥多风沙的北地待了三年,吃凉拌卤肉片吃到看见整只的牛羊腿摆上桌。都会想吐,陡然见着这么清新的一桌,顿时食欲大振。
但当陈酒小心翼翼捧出那壶酒,用硬木锉子轻巧而细致的敲碎细壶口那一圈蜡封和里头一层红泥封,酒香飘逸而出。廖世的魂儿就从桌上那些清新果蔬上飞走了,钻进了那酒壶里。
林杉的面前没有摆酒盅,只摆了一只浅口白瓷盏。从瓷盏旁搁着的那只茶壶看来,盏中液体不是老黄酒,而是老茶汤,深褐色的茶汤还证明着它的滋味恐怕并不如何微甘而爽口。
“嗯……不过,话说回来,如果让你的那帮下属知道,你在陪我喝酒,他们会不会、真的、围拢过来、集体拔刀,然后……”
廖世只用一根大拇指、一根食指捏着指尖光洁微凉的小酒盅,话说到后面,他是说几个字就微微一顿声,仿佛他真的怕极了那个设想——但他绝不是因为喝醉了,才会语句凌乱破碎——为了饭毕后的远行,他不能喝醉,所以才会用了这么小家子气的酒盅。
其实他心里数度按捺不住的想三两口干了陈酒藏了五十年的那壶竹叶青,那是陈家在京都开的酒庄奠基时藏下的,如果这命运多舛女子的父亲还在,大约跟这壶酒同龄。
老陈家的酒庄虽然在混乱战火中损毁了,但陈家的酿酒技术之精妙毋庸置疑。那家酒庄现在唯一留于世上的直系传人,只是在十岁之前跟着父亲学习酿酒,就用那学到的四成功夫在这北方沙地小镇上做起三尺门面的小生意,也能每天供不应求,这就是最好的评价与最准确的证明。
廖世一想到坐在一旁茶案边的女子紧紧握在手中的酒壶,惊奇于她在三年前那么仓促的情况下还能把这壶特别的酒带上的同时,心里同时还不断升起一个念头,想要将那一壶意义与质量都十分珍贵的酒装进自己肚子里。那么接下来他的远行不管是福是祸,他仿佛都有了双倍的力气去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