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出路?
周宪章对袁世凯产生了好感。
“袁大人所言不错。”周宪章叹道:“清军一泻千里,章军现在装备不足,粮草不济,困守孤城,难以力挽狂澜,就算章军能守住义州,日军也可以在山东和辽东登陆,那里的清军不是日军的对手。”
袁世凯压低了声音,说道:“周总兵,这仗再打下去,不管是对于你,还是对于大清国,都没有什么意义了。而且,周总兵领兵在外,朝廷对你,也不是太放心,太后和皇上那里,你又如何两头兼顾?周总兵现在处境尴尬,以本官愚见,周总兵不妨抽身事外!”
“此话怎讲?”
“我已奏明皇上和太后,这趟差事办完后,太后许我去小站以西法编练新军。周总兵见识高远,对西洋军事颇有研究,如能随我去小站,一则可以发挥自己的专长,二则,也免了在太后和皇上之间的尴尬。”
袁世凯有意让周宪章到这本**,就是为了一周宪章对这扇窗户的态度。
周宪章在为《使西纪程》辩护!尽管辩护的十分巧妙,但仍然是辩护。
这证明,他不是一个守旧之徒!
袁世凯再无怀疑。
“周总兵,我非常理解你的心境。”袁世凯和颜悦色:“在圣旨与懿旨之间,是一件极为尴尬的事。”
周宪章苦笑:“谢袁大人。都是为国效忠,圣旨就是懿旨,懿旨就是圣旨。”
袁世凯大笑:“周总兵言不由衷啊。也罢,我倒有一个两全其美的解决方案,不知周总兵是否有意?”
“袁大人请讲。”
“周总兵,我见你英姿挺拔,见识非凡,袁某也就直言了。你在朝鲜所取得的胜利,根本无法弥补我大清的惨败!这场战争,大清国已经战败了!”
周宪章吃了一惊,,谁都知道大清国败得很惨,谁都知道,周宪章的胜利,不过是大清国的一块遮羞布。可谁也不敢说出来,这个袁世凯倒是快人快语,一点也不藏着掖着,胆子够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