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儒家的巅峰
相反,那曾经“扬州三屠”“嘉定十日”的刀剑,反倒被这个国度的文化消融了,消融得尸骨无存!
满清统治者终于意识到,入主中原意味着民族的灭亡!
民族的灭亡不是**的灭亡!而是文化的灭亡!
当年,鲜卑拓拔氏面临的困境,落在了满清爱新觉罗氏的头上——要么,全面汉化,自动降伏于博大精深的汉文化面前,从而和平完成满清的民族消亡;要么,奋起抵抗汉民族强大的文化霸权,这种抵抗无异于抱薪赴火,最终必败无疑,而且,会败得更加彻底,更加惨烈!
和当年的鲜卑拓拔氏一样,满清人选择了前者。
……
北京,颐和园,昆明湖结了冰,如同一面巨大的镜子。
刚刚落了一场雪,诺大的颐和园银装素裹,一片寂静。偶尔有一两个太监走过,脚步却是轻得出奇,竟然听不见他们踩踏积雪的声音。
这几天太后老佛爷心情非常不好,园子里的人都得加倍小心,生怕一不小心触了霉头,轻则挨板子,重则直接乱棍打死。
一个**的家庭,家长的喜怒哀乐决定了整个家族的喜怒哀乐,而一个**的国度,最高统治者的喜怒哀乐决定了整个国民的喜怒哀乐!
这一选择是悲壮的,但也是明智的。
康熙帝玄烨以博大的胸怀和超人的远见,制定了五族共荣的基本国策。所谓五族共荣,是承认汉人与满清享有相同的权力和义务,在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过无数次神州陆沉,而这一次,汉人作为被征服者,第一次享有与征服者平等的地位!
而这仅仅是一种表象,更为深沉的意义在于,汉族士人惊喜地发现,满清这个异族,竟然将儒家文化推向了历史的顶峰!
从汉武帝“独尊儒术”开始,儒家思想从名义上占据了中国文化的核心,并成为统治者的主导思想。然而,现实中,王朝统治者真正使用的,却是法家王霸之术。儒家思想其实只是一种理想,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它从来就没有真正实现过,两千多年来,儒家向往的理想世界,其实只是一个“中国梦”!甚至,在明朝两百年间,汉人离这个中国梦越来越远了!
与最高统治者保持高度一致,这是政治,也是日常生活!臣民们不仅要毫无保留地拥护统治者制定的规矩、律法、制度,也要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生活轨迹,与统治者的生活紧密地叠合在一起。
就像现在,太后老佛爷心情郁闷,那么,整个大清国的臣民就不能心情愉快,至少,他们的脸上不能表现出愉快,那种不合时宜的愉悦,会被统治者以及她的爪牙们想当然地认为是一种幸灾乐祸或者刻意嘲讽!
大清国最高统治者至高无上的尊严,是建立在深深的文化自卑心理基础上的!三百年前,他们用刀剑征服这个国度,然而,就在八旗铁骑踏入中原的时候,他们的内心,已经被这个国度灿烂文化所折服。
这个国度拥有世界上绝无仅有的、五千年的口述历史和三千年的文字历史,灿若繁星的文化典籍让满清人目不暇给,就连被八旗铁骑打碎的文明碎片,也是那么耀眼!
满清人终于明白过来,民族的强大,不在于铁骑迅猛与刀剑锋利,而再于那些看似柔弱的文字、语言、丝绸、民谣、服饰、社火、神龛、庙宇、饮食、……所有这些,在烈火与刀枪面前,都是那么不堪一击,然而,却又是那么顽强!就像流水,满清的刀剑再锋利,也无法斩断这个国度文化的惊涛骇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