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铁路
有了这条铁路,俄国强大的军事力量,才能够达到远东!俄国才能够真正意义上实现对黑龙江以北广大区域的实际控制,才能够实现对远东的扩张,才能够抗衡日本,真正把一只脚踏进太平洋!
俄国把修筑这条铁路宣布为“世界性.事件”,把这条未来的铁路看作是“加强俄国太平洋舰队的工具”,使俄国能“控制太平洋水域的一切国际商业活动”。
因为新疆的失败,俄国被西方列强视为二流国家,这是沙皇俄国的奇耻大辱。
沙皇俄国一直想把在新疆丢掉的面子,在东北和朝鲜找回来。
然而,东北和朝鲜比新疆更加遥远。
更为糟糕的是,日本,这个在俄国远征计划之中的亚洲岛国,竟然在一夜之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一个落后愚昧的岛国,一跃而成了东亚的强国!
而且,日本人盯上的东西,和俄国人的目标,完全一致——中国东北和朝鲜!
太平洋比地中海更加辽阔!更为吸引俄国人的是,太平洋西岸的东亚国家,远比地中海沿岸的欧洲国家羸弱!
刚刚走出中世纪的亚洲,睁开鸿蒙的眼睛,在欧洲列强的坚船利炮面前,颤粟不已。
欧洲人惊喜地发现,他们对亚洲的占领、掠夺乃至殖民化,竟然还占有道义上的优越——对于亚洲而言,高度文明的欧洲人是文明的解放者!
俄国人同样怀有这样强盗逻辑下的道义感!
占领远东,包括中国东北、朝鲜、日本,那是俄国的国家利益和道义原则!
日本的撅起,打破了地区平衡,严重威胁俄国的远东利益。
然而,俄国人对日本的扩张野心,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强大的军事工业和经济实力,被辽阔的西伯利亚阻断在了乌拉尔以西!
俄国政府意识到,国家势力所能企及的范围,就是这个国家的运输线所能到达的范围!
1891年,俄国人终于下定决心,修建一条横穿西伯利亚,连接欧洲与海参崴的铁路大动脉。
从十九世纪中叶起,在短短半个世纪里,沙皇俄国通过《中俄瑷珲条约》、《中俄北京条约》,把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一百多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并入俄国版图,其后,继续向中国东北地区渗透,剑锋直指中国东北和朝鲜。
然而,俄国的野心却受到地理位置的限制,难以施展出来。
俄国的国内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她的政治、经济、军事重心在欧洲。其欧洲部分极为发达,堪称世界一流强国。但是,在亚洲部分,尤其是包括西伯利亚在内的中东、远东地区,却几乎是一片荒蛮之地。
俄国要向远东扩张,其战略支撑点,却在数千公里之外的乌拉尔以西,战略物资的运输、军队的调动,要穿过数千公里的荒蛮之地,交通运输成了俄国人向远东扩张的瓶颈,这让俄国人极为头痛。
俄国人在新疆败给了左宗棠,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此。俄国人的军事物资、后勤保障和兵员,无法及时运抵新疆,最终,不得不向后退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