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0章 杀人
所以,袁世凯接到朝命后,二话没说,带着他的三千多人的新军,急速进军山东。
当初,袁世凯奉慈禧太后之命,前往义州向周宪章宣旨,回国后,慈禧太后果然履约,任命袁世凯为小站练军总办,前往小站训练新军。
本来,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满清亲贵们,一向对汉人掌兵心存疑虑。不过,那袁世凯是个八面玲珑之人,对官场中的规矩极为精通,又摸得准慈禧太后的脾气,很快就获得了太后老佛爷的信任,而且,他和军机大臣兼礼部侍郎刚毅拉上了关系。
刚毅满洲镶黄旗人,笔帖式出身,后逐渐升为郎中、按察使、布政使。光绪十一年(1885年),出任山西巡抚,在黄河河套屯田并设官治理。十四年(1888年),调任江苏巡抚,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刚毅积极主战,受到慈禧的赏识,遂进入军机处,任军机大臣兼礼部侍郎。
袁世凯在官场中左右逢源,又有刚毅在朝中撑腰,做起事来顺风顺水。很快就在小站拉起了一支三千人的队伍,全部聘用德国人做教官,按照德国陆军规程训练新军。
袁世凯的新军规模不大,和章军一样,也采用了德国陆军师的建制。不过,袁世凯比周宪章更有政治头脑,他知道,在大清国,突然采用洋玩意,会引起百官满清亲贵的猜忌,所以,他换了一个名称,部队不叫“师”,而是叫“镇”。
日军没有追击,在这场阵地战中,日军也是精疲力竭。
半个小时后,王士珍率领哨队跑回了摩天岭炮台。
一百八十人的哨队,阵亡二十人,剩下的一百六十人全体回到了炮台,没有一个逃兵。
王士珍最后一个爬上炮台,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就听头顶上三声炮响。
王士珍不由得一阵寒颤。
镇其实就是师,不过,“镇”这个名称,是一个老词,容易被朝廷上的王公大臣们所接受。果然,袁世凯的“镇”,没有引起大家的反对,袁世凯顺利地开始了新军训练。只用了不到四个月的时间,便是有声有色,颇有成效。
乙未年新年过后,山东战场吃紧,日军攻势凛厉,清军在山东处处被动。山东巡抚李秉横不断向朝廷求援,而清廷迫于日军在辽东的攻势,无法抽掉部队,无奈之下,想起了袁世凯的新军。
朝廷任命袁世凯为钦差大臣,率新军驰援山东。
袁世凯的新军,训练时间不并不长,仅仅不到半年时间,仅仅是初具规模,部队的作战能力还远远达不到德国教官的要求,但是,这支军队的士气和意志力远远超过大清国的军队。袁世凯相信,这支部队拉上前线,就算打不过日军,也不会一败涂地。
况且,袁世凯需要一个证明自己和新军的机会!
那不是战场上大炮的轰鸣,而是三声“追魂炮”!
杀人了!
炮台上,一片肃杀之气。
一门12厘米加农炮旁,树立着一杆大旗,上书一个硕大的“袁”字!
大旗旁,朝廷钦差大臣袁世凯顶盔掼甲,端坐在虎皮帅椅上,两旁将校们分八字排开,面向袁世凯俯首而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