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哲学问题
现在,他已经做好了准备,他要回家乡开荒种地。他要在自己的后半生,远离官场,远离世俗。
然而,穆天宇曾经十分理解以前江硚消防大队的张大队长。他挂职任副大队长的时候,他就知道了张大队长一心想要八面玲珑,照顾好身边的每一个人,同时又不为难各级政府的官员。
但是,最后,他也落了个解甲归田的境地。
只有穆天宇理解他,虽然他明明不遗余力地,替穆天宇的“汉中街乃至江硚区消防整改方案”奔走。但当无功而返时,那些阻挠他们的官员,担心那个方案会是打垮他们的最后一根稻草时,他又默认了并没有听说那个方案。
他保住了别人,自己却告别了军旅生涯。
直到此时此刻,江城消防支队的支队长,他仍然不能像支队政委坚持的那样,他完全不知道,他下达的命令,以及他故意采取的下达命令的方式,这些到底是对的还是错的?
他也是军校毕业的高材生,但是他始终不明白,这样的事情,到底对错的界限在哪儿?
他真的很苦恼!
他甚至有些失望,在心灵的挣扎中,他更加羡慕穆支队长和穆大队长,但他做不到,像他们那样通往直前,决不含糊。
他愤怒:为什么让我这个只会打仗的军人,去面对这么高深的哲学问题?
穆天宇理解张大队长为什么要这么做,因此,他也会理解现在支队长的苦衷。
但是,穆天宇现在在哪?他还活着吗?
之所以他很愤怒,是因为他知道,他的军旅生涯,在下达了这项命令之后,至此也就要结束了。
现在,事实证明他的决策是错误的,在战场上,一次错误的指挥,一次错误的命令,将会带来巨大的牺牲和不可估量的损失。
他觉得值得庆幸的是,在他手上,他没有在确认之前,真正做到去宣告穆天宇和另一位被困人员的死亡。
尽管他做到了不让命令能够执行。但是,谁会理解他的良苦用心呢?
人们总是会在事情明了之后,清晰地评判你的错误,人们也许会唏嘘一点儿你的努力,但人们不会理解你的苦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