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树丛后一道裂缝 裂缝下两个脑袋
“我们在你父母跟前没有提案子的事情。”
“他们要是知道我的所作所为,一定会受不了。”
“据我们所知,你的父母非常疼爱你,你请同事茅师傅把‘肉’联厂发给你的工资‘交’给父母,你父母除了每月付给你‘女’儿五百块钱生活费以外,剩下的钱全帮你存起来了。我们在找他们了解情况的时候,我们能明显地感觉到,他们不想向我们提供你的情况——当然,他们对你的情况确实知之甚少,因为你从来不跟他们说你在外面的事情,他们应该能意识到你犯了事情。我们想说的是,你很早就和父母、家庭离心离德,我们想知道具体的原因是什么。这和你走上犯罪的道路应该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说来话长,往事不堪回首。”黄文青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你跟我们说说。”
“我家不是住在石婆婆庵路吗?小时候,我和‘门’口的小朋友经常在挹江‘门’、仪凤‘门’、绣球公园和狮子山玩耍,我对那一带非常熟悉。我还在藏脑袋的裂缝里面躲猫猫呢?在裂缝的外面有很多灌木,躲在那里,从来没有人找到过我。”
“两个人的衣物在什么地方?杀害窦永国和萧迎风时用的浴巾等东西是怎么处理的呢?”
“放在垃圾箱,浇上汽油少了。”
“窦永国的银行卡和身份证在哪里?”
“也烧了。”
“我之所以走到今天这一步,跟父母和家庭没有一点关系,完全是我自身的问题。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开弓没有回头箭,静下来的时候,我也经常思考这个问题。”
“你详细跟我们说说。”
“你们可能不知道,我哥哥黄文正是我父母领养的孩子。我和妹妹黄文娟是父母亲生的。”
现在,就剩下一个问题了:黄文青是如何走上犯罪道路的,肯定有一些具体的原因,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之前,黄文正虽然说了一些,但并不全面,欧阳平还想听听黄文青自己是怎么说的。黄文青之所以走上一条不归路,其心路历程不能不好好研究一下,刑侦工作者不但要侦破案件,还要研究犯罪心理学。
“黄文青,我们已经和你的父母接触过了。”
“你们见过我父母了?”
“对。”
“我父母知道我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