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房间里确有物证
老人口中的小张应该就是赵春庭。赵春庭要借老人的房子做龌龊鬼魅之事,自然不能以真面目示人了。
刘大羽迎了上去:“老人家,您好啊”
柳文彬轻轻推开一扇大铁门,走进院子。大铁门上有一根一米左右长的铁链子,铁链子发出“咣里咣当”的声响。铁链子的上方挂着一把锁,锁的上方固定着一块黑色的车胎皮,这块车胎皮是用来遮挡雨水,防止锁生锈的。
院子里面打扫的非常干净,地上除了几片树叶之外,别无他物。墙边有几棵石榴树、柿子树、梨树和芭蕉树。
这里显然是一个既偏僻,又清静的所在,赵春庭真会找地方。
两间房子坐东北朝西南,两间房子的中间有一个用铁皮搭起来的小披子,小披子的门半开着,里面堆放着一些劈柴。
“你住哪一间房子?”
古城疑案三
刘大羽和欧阳平算是点到了赵春庭的死穴。
不点到赵春庭的死穴,他是不会就犯的。
“赵春庭,你的租住屋在哪一家?”
“在这一家——”赵春庭抬起双手朝北边指了指,“穿过上面这片竹林就是。”
“这一间。”赵春庭朝东边一间房子指了指。
“把门打开。”
正当赵春庭掏钥匙的时候,另一间房子的门开了,紧接着从里面走出一个腰微弯,背微驼的老太太来:“是小张来了,你有几天没有来了。”老人的右手上拄着一个拐杖。她走路很慢。
应该是柳文彬推大铁门的声音惊动了老人,老人的眼睛虽然不好使,但耳朵还是比较灵光的。
要是在往常的话,赵春庭肯定要和老人打招呼。今天,赵春庭的角色变了,打招呼就不方便了。所以,赵春庭没有回应老人的问候。
刘大羽朝西边看了看,在一片树林的尽头,有两户人家的院墙清晰可见,其中一户人家的院墙上,还写着“翠屏山饲养场”六个大字;另一户人家的院墙上写着“抓革命,促生产”六个大字。从这两幅宣传标语可知,文革时期,这里曾经是饲养场,后来饲养场停办了,有些没有房子的人家,就把这里当做了自己的家。龙须沟一共有三户人家,赵春庭特地挑了一个单门独户。房东又是一个视力不好的老太太。真可谓用心良苦啊
严建华和修所长押着赵春庭上了通向竹林的路。
爬过一个不算太陡的山坡,眼前是一片竹林。竹林中间有一条小路。
穿过一百多米长的竹林,不远处是一道院墙,院墙的东头有两扇大铁门,院墙里面有两间独立的平房,砖墙,顶是水泥预制板。
大铁门是虚掩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