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三章 危机暗伏(上)
裴秀闻言更是苦笑道:“何先生为大汉文人之首,天子近前红人,事关黎民百姓,天下大势,还望疏通一二,好让裴某免去这一遭杀身之祸。否则裴某如何大才,也是在劫难逃矣!”
“噫,国家大事,岂是何攀这种凡夫俗子能够窥视,我劝裴大人还是静待陛下召见吧!”说完这句何攀端起桌案茶盅静静品茶,大有不闻不问的架势。
裴秀之处境诚然可怜,然两国敌友未定,彼此各为其主,你裴秀生死与我何攀有何关系呢?如何同情裴秀的际遇,也只是个人的情感,从国家的利益出发,晋国皇帝司马攸仍若是因此与裴氏发生冲突,对于大汉朝只是有利无害!
听何攀如此说话,裴秀心中怒火暗升,口吻随之一变道:“十余日等待,足以彰显我晋国之诚意,既是贵国对于两国之事毫无诚意,裴某也未必要在此强求相见!”
何攀闻言笑道:“陛下圣意难测,何某着实不敢冒犯龙威,此乃国家大事非是何攀能够参与的,还请裴大人多留数日,敬候佳音才是啊。不过么,若是裴大人心系河北,只需一声吩咐沿途自有我方负责护送。”
其实汉朝天子刘禅在处理完许昌必要的政务之后,便暗中马不停蹄的离开了许昌,赶赴川中,在川口与文鸯汇合一同入川,如今根本就不在许昌城之中。何攀身为刘禅的近臣,如何不知道刘禅的去向?
不过是保守秘密而已,整个许昌知道天子陛下不在的,也不过是几个人罢了。对于晋国的态度,刘禅早已秘密告知了何攀,眼下的许昌一切动态实则是掌握在何攀手中。
“裴某此番前来,欲以后事托付先生,还望先生切勿推辞。”裴秀拱手之后也不客气,坐在桌案旁一声长叹,意态萧索。
何攀见裴秀模样不由吃惊道:“我观大人气色上佳,何以眉头紧锁,口出此言?!”
“裴某不过是山野之辈,形势所迫不得不为,本欲结汉晋之好,不想遭到如此冷落。十余人音讯皆无,有心人从中挑拨,裴某再好气色怕也是没命消受了……哎,无奈啊!”
“哦?哈哈哈哈哈哈哈!!好一个借刀杀人!既然如此裴某今日便当告辞,有劳何先生代为准备。”裴秀何等人物,心中早有相关的判断,如今见对方根本是不漏半分口风,又如此态度,便断定了何攀之居心!
何越起身笑道:“这又是从何说起呢,裴大人一时激动何某甚是理解,不过口出不逊亦非两国相处之道啊。”
裴秀洒然笑道:“起程之事便有劳何先生安排了,若是命大,想必我与先生还有重逢之日。”
说道这里,想起北方晋国群臣对自己素有不满,武帝司马攸更是对于自己的种种行径心怀怨气。此行若真的是无功而发,不仅仅是有辱使命,更是有丧国体,届时怕是不但自己难逃灾厄,还会牵连全族。
虽说有心做作,然悲苦之情由内而生,一脸苦笑的裴秀,眼中尽是无奈之情……
察言观色,出裴秀真情流露,何攀未尝不是心头一紧。眼前之人乃是当年的魏国首智,本应是深得国家器重之辈,却因种种所累到了今日的这般境况。人常说君择臣臣亦择君,然一旦相择,脱身又怎会容易?
便如同当年司马八达闻名天下,可谓士人之冠!就算司马仲达如何不起曹孟德之出身,最后仍是屈服权势之下。今日之裴秀懂得以种种形势拒绝司马炎,却无法抵御司马攸的强行征召,这是家族的拖累,更是士人的无奈!
“裴大人乃是大才,怎会困于宵小,此等言论未免说笑了。”何攀心中自有算计,见裴秀如此仍是不肯吐露半分口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