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二章 条件(上)
“哦?怀柔之术也是不能缺少,只是刘渊势大,此举会否激怒匈奴之人?”晋帝司马攸对卫瓘的话深以为然,若是能够和平相处,以和为贵,自然是好事儿了。但匈奴之主刘渊曾经被汉人欺辱,如今正是野心勃勃之刻,会否接受晋国的封赏仍在未定之天。
若是因此而引火烧身,那绝对是得不偿失了。
何曾在一旁想了想道:“塞外各族与我大晋血海深仇,此时派遣使者前往,若被其强留辱节反是不妥啊……”
塞外各族在汉人眼中起来就是野蛮人,不通什么礼仪王法,更是没有开化。这样的对手若是往日里怀柔倒是无妨,可双方有前一次大战经年的深仇没有化解,如今贸贸然的派遣使者前往自然是冒险的举动。
晋帝司马攸闻言一愕,旋即便知道何曾这朝中宿老绝非危言耸听。真若是如此不仅仅没有起到沟通交流的作用,反而让晋国受到侮辱,长了塞外野人们士气。
见卫瓘有意无意的把眼自己,何曾出奇的并没有产生反感。事到如今,晋国面临双线作战的可能,大家往日里在朝堂上怎么吹嘘都是无妨,只是晋国的真实状况何曾也是清楚的。
集合全国之力未能击败的汉军若是插手,晋国之沦陷恐怕也就是一个月左右的事情。到了这般时候自己守着富可敌国的财富又能怎样?
“老臣所虑者非是钱财,而是戎人之诚信到底有几分。据闻王戎麾下各族人等无数,这些人始终非我族类,大难临头能够有几分忠诚实在是难以估量。钱财并非没有,若是平白资助了戎人,反过头来无法形成助力方是两国联合下最大的隐患!”何曾了卫瓘一眼缓缓说道,那卫瓘听闻何曾如此说顿时一震,眼中透露出同样的神色甚是感激。
危难之前摒弃前嫌自然是好事儿了。
晋帝司马攸听得头头是道,沉吟道:“戎人之诚意,以及必要的牵制是绝不可少的,若是如此涉及到了辽东的防务此事恐怕还须等待河内王前来议论。”
卫瓘眉头一皱道:“何大人所言不无道理,但老臣以为适当的沟通仍是不可或缺的,不如采取曲折的方法如何?”
“曲折?卫老的意思是?”晋帝司马攸闻言问道。
卫瓘想了想道:“燕王屯驻辽东,在塞外广有耳目,若是通过塞外之人传达意思,见了对方态度之后再派出使者,或许比较妥当。”
何曾在一旁道:“此法虽是消耗时日,确是最为稳妥,老臣认为此举也是可行。”
物资,政治,军事上的钳制才能保证戎国不怀贰心。就算戎国没有贰心,可眼下的晋国也急需到戎人的诚意,才能坐下决断。那戎国之主王戎突然造访辽东燕王府诚然是出人意料,但仅凭借此举便向获得晋人的认同仍是困难。
若是双方信任的基础建立在各个层面上,无疑此时此刻便应当定下辽东的战略,有此衍生的一系列问题足以让晋帝司马攸等人讨论许久了。
卫瓘道:“此事暂且搁置一旁,老臣有一事奏明陛下。”
晋帝司马攸闻言道:“老大人但说无妨。”
卫瓘道:“塞外形势诡谲,老臣以为陛下当封赏匈奴之主刘渊,借此观其形色,察其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