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一章 变势(上)
每一座城池之中晋军都超过了两万之众,而城中临时组织的人力更是不计其数。匈奴的攻城器械虽然来自于对中原的学习与模仿,甚至当年强行拉走的中原工匠也会打造。
但塞外并无城池可供操练,大多数的蛮夷将领对此都是有所涉猎,却是难称熟练。
人家晋军却是占据地利人和,一心守御城池,如此计算下来想要拔出三座城池之一谈何容易?就算用蛮干消耗战的方法,不说要损失多少的兵力,单单是时间恐怕便超乎了预期。
身为匈奴之王的刘渊很是清楚,自己麾下没有贪生怕死的将领,但也没有人有短时间内攻陷三城的把握。因此刘弘的提议虽然是正道,可实行起来却是出师不利,困难多多。
见众人一时没有什么办法,刘曜挺身而出道:“儿臣有一计或可行之。”
拓跋禄官闻言退到人群之中不做声响,自己做的事情已然是太多,若是继续在大单于面前显露不仅仅是招人嫉妒,更是难免被大单于盯紧。就算是深受重用,也要深谙为臣之道才是,这联军之中部族无数说起党派勾结比那晋国朝廷有过之而不无不及也!
说起近来的形势在场之人都是清楚,虽说匈奴大单于刘渊这一路人马高歌猛进,视晋军如无物一般。但匈奴大单于刘渊意图以自己这一路人马来牵制晋国各方人马的意图,却是被晋人了个透彻。
晋人不仅是不增兵新兴,反而大有放弃新兴的样子。晋朝的名帅猛将各自发兵在各处与其他塞外人马展开连番大战,晋军深悉地理互相支援,虚虚实实让塞外各路人马频频受挫。
塞外各军也是杀伤了不少晋国兵将,可比起刘渊这边的长驱直入,那是远远地不如了。
如今晋国燕王司马机更是伙同戎国的国王王戎,率领十万人马在辽东展开了反攻,负责牵制戎国与辽东晋军的鲜卑族慕容,段,宇文各部族频繁发送告急文书请求增援。
到说话的是养子刘曜,刘渊颇为欣慰的道:“有何办法,尽管说来。”
众人见状纷纷侧耳倾听,都知道这刘曜乃是族中的异类,素来足智多谋深得刘渊倚重。刘渊并非没有子嗣,可对于刘曜却是没有半分的猜忌,刘曜并非不知自己绝对不会是这王位的继承者,可施展自己的才能却是从不吝啬,毫不担心因此遭人非议。
“新兴五城,其四皆在我军围拢之下,唯有定襄孤悬于外。若是分兵攻陷此地,再以精兵攻取九原,如此便可切断三城与晋土之联系。在九原,定襄屯驻重兵防范晋人来救,以二地官吏劝降三城晋军,或可动摇其心也。”刘曜侃侃说来,处处不漏,显然这战略早已酝酿多时。
刘渊闻言沉吟片刻道:“我儿此计甚妙,一箭三雕何乐而不为!来人啊,增刘钦之兵,五天之内本王要两地官吏来此劝降!”
云中,原平,晋昌三城有足够的兵力固守,那九原与定襄却是被掏空了的。刘曜此举无异于是取其软肋,若是成功,本地三城不攻自破的可能性大大增加。那数万兵将,几十万的百姓,难道就没有贪生怕死的么?更何况晋国的统治素来便不曾稳妥,连番动荡之下,又有多少人肯为这个国家献出生命呢?
眼下的局势就算刘渊攻下了整个新兴郡,恐怕那时候塞外各路人马也被晋人杀退了七七八八。孤军悬于晋国腹地之内,就算刘渊如何谋略深远恐怕在这般危机四伏的环境下想搬回局势也是不易的。
晋人比较的便是你刘渊先行攻下新兴,还是晋军先行击退其他塞外人马!
刘宏缓步走出人群施礼道:“晋人此举无异于赌博,若是我等能够抢先一步攻破此地三城,余者皆不足惧也,晋人之战略也就不攻自破。”
“此言倒是不差,三城地势特殊牵制我大军难以动弹,若可破其一,晋人必然改变战略,各路危机自解也。”刘渊闻言微微点头表示赞许,同时把眼去文武群臣。
若说野外厮杀,塞外各部将领都是心高气傲绝不服输,可若论及攻坚却是人人挠头不得其法。攻坚之战迁延日久,不必短兵相接来的痛快,众将见大单于刘渊眼光扫来,人人皆有退避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