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一一章 回晨溪大寨租房(一)
吃过早餐,田理麦等三人在覃邓六的带领下,去百家竹林。在路途中,田理麦接到了杨错的电话,杨错在电话里说,昨天晚上他就到了上四台,今天要赶回黑洞景区,如果时间合适的话,他想搭乘一下田理麦他们的便车。
田理麦在电话中告诉杨错,他要与蒋雯雯商量一下才能回答杨错,田理麦说完便挂断了电话。
“蒋总,杨错想搭我们的便车,不知行不行?”田理麦问蒋雯雯。
“田总助,这有什么不行的?你问问他什么时候下来,我们让李梅梅去接他,只是他要稍微早点来,我们去火龙坪还有点事,另外,到了县城后,他和你就只能租车到黑洞,我们的车不能送什么两人了!”蒋雯雯说道。
田理麦随即打电话将蒋雯雯的告诉了杨错,杨错答应从上四台出发时再与田理麦联系。
蒋雯雯仰头看了一眼沙苞树,说道:“田总助,这上面的鸟窝也太多了。”
“是的,最大的那个鸟窝是鹭鸶的,不论春夏秋冬,鹭鸶都从没有离开过这树。”田理麦说道。
三人在树下逗留了一会儿,田理麦便又带着蒋雯雯和李梅梅向青当树走去,青当树与沙苞树相距不到五百米远,青当树下是当地村民修造的苕窖棚子,苕窖棚子的作用主要是将栽种的红苕(红薯)从地里挖回后,放进苕窖里,苕窖当地人又叫苕洞,是人工挖掘的,大约有三米至五米深,洞的形状内空呈坛状,口小中间大,而洞底则又相对小一些。放在苕窖里的红苕主要是为了越冬防寒,从秋季直到第二年春上取出栽种。
青当树是阔叶不落叶树,跟沙苞树一样,当地叫的叫青当树,所以也就是这个名了。青当树的树围要三个人围抱,树高比沙苞树要矮一些,但树冠面积少说也要两百平方米。
蒋雯雯和李梅梅在树下唏嘘不已,在住着这么稠密的山寨之中,还有这样的古树实属罕见。
田理麦、蒋雯雯、李梅梅跟着覃邓六到百家竹林,到百家竹林里逛了近两个小时。田理麦感觉,这次他看百家竹林的心绪完全不一样,就好象百家竹林与他非常亲近一样的。
田理麦边看边想着,假如这“百家竹林”开发成功后,还需要更改名字吗?“百家竹林”与其它已经开始成功了的“什么竹海”、“什么竹山”等比较起来丝毫没有气势,如果要有震撼力的话,是不是改名字呢?
田理麦又转恋一想:大有大的震撼,但小也有小的精致。中国人有“百家姓”,而世界竹林也终于有“百家竹林”!
田理麦想到这里,不觉摇摇头笑了笑,觉得他的这个想法也太过小气。那么,又该怎么来提呢?(未完待续。)
三人又来到柏香树前,柏香树与沙苞、青当树比起来要小好多,两个人就能围抱,也不高,生长在一口水井旁。附在柏香树上一起生长的是一根很有年代了的藤落花,那花每到初夏时节便开了,从远处看去,柏香树花艳十分。
三人看完三棵树回到覃邓六家时,覃邓六的右客已经做好了早餐,见三人回来了,覃邓六说道:“早晨在寨子里逛一圈,也还是很有意思的。”
田理麦看了一眼蒋雯雯说道:“蒋总,晨溪大寨的‘美丽乡村’建设在进行规划时,我们要起主导作用才行,要把晨溪大寨的规划设计列入我们总体的规划之中。”
“田总助,你说的当然有道理,但这日前还是我们一厢情愿的想法,我们还要利用专门的时间去与县、镇两级进行勾通。”蒋雯雯说道。
早餐有米饭,也有面条,桌上的菜也不少。覃邓六一家吃的米饭,而田理麦、蒋雯雯、李梅梅三人吃的面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