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六章 春夜挽歌
湖水快要融冰了。
逸晨先生说,这几天,他正在读杰克.伦敦的荒野,也在重读鲁滨逊漂流记,重温人类与荒野和谐共存的那些时光,心中颇多感慨。
他说:“不知道从何时开始,我们变得与大自然誓不两立,一心否认自身就是大自然的子女和大自然的一个微小部分,一心想要做大自然的主人,把大自然踩在脚下,任意掠夺与蹂躏。”
逸晨说:“你看,那边城市的灯火,越来越密集和灿烂了。城市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留给我们的原始荒野,已经越来越罕有了。”
他说:“就比如,最初的美国是在形色各异的原始荒野上被开拓出来的,但如今这些原始荒野大多已经消失。”
(二)
我喜欢在祥和的月圆之夜,和逸晨先生走出度假木屋去镇子周边散步。
我们随意地闲聊着,凝视着皎洁的月色,还有被月光洗涤过的雪地。
逸晨很感慨冬去春来的种种变迁中蕴含的时间飞逝。
他告诉我,古书上说:一块地你种上六年,第七个年头让它休闲,如此一轮七年,轮过七回,就到了你的五十岁了,那一年,就叫做禧年。
我说:“是啊。从前,雄鹿的角曾经普遍地装饰过帝王们宏伟的城堡,现如今,在各大树林里,已经越来越难看到雄健美丽的鹿角了。”
我心里浮现出我们在博桑喂的那只小鹿,它忽闪忽闪的大眼睛和长长的睫毛。
逸晨说:“如今,再也没有谁能看到两汉时期无边无际的原始森林和无数千年树龄的参天大树了,也没有人能再看到成吉思汗时代长着高草的大草原。我们已经很难想象,那时草原的花海是如何抚过骑兵们的马镫了。那时候的草原植物曾多达上百种,许多都秀美艳丽,还有的着实美艳绝伦,现在我们都无缘得见了,更不用说我们的子孙。像冬湖镇这样在大自然怀抱中宁静度日的小镇,也正在快速地毁灭之中吧。”
我说:“人们并没有理解荒野对于人类生活的价值。城市随意地吞噬着荒野,工业化和现代化用很快的速度毁灭着一切。但人们并没有意识到,我们无论如何,也无法再创造一个荒野。我们只能毁灭和破坏,不能创造和建设。”
逸晨说:“荒野消失之时,也就是人性泯灭之日了。”
他说:“不知不觉,童年、少年、青年、中年,都已经过去了。儿子都快长成小伙子了。而我,也很快就要到自己的禧年了。”
是啊,就连我,也已经活过了你去世时的年岁。
我现在的岁数,比你还要大了。
我们站在镇子里的一处高坡上眺望远方。
夜色中的城郊,纵目望去有三重亮光:上面是蓝莹莹的星斗,地平线上是大城市里居民区较大的昏黄灯光,近处是冬湖上渔人的几近红色的盆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