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二章 六十寿诞(下)
我顿时恍然大悟,啊,原来是他原来他就是当年跟着文侯世伯前来向我求婚的那位公子,就是在姨娘的房间里对我上下打量,移不开目光,找各种理由想和我多说两句话的那个少年。想不到他现在也已经这么老了。
他当年和文侯一起跑来我家求婚,引发了多少的事情啊。如果他当时不来,你不会从兵营飞速回家,向我表明爱意,景云也不会受到刺激,狗急跳墙要占有我,破坏我的贞操。如果景云不**我,就不会被赶出家门。如果他没有被赶出家门,就不会叛变投敌。如果勿吉人没有长驱直入,屠戮庄镇,那么,我们的故乡,现在也就好好地存在于这个世界上,很多死去的人,都还会平安地活着,繁衍子孙。
这个世界的面貌,说不定就是完全的另一幅模样。
我心里想着这些事情,眼光不由得定定地看着这位老臣。
他逐渐觉察到了我的目光,发现我一直都在盯着他看,他的脊梁骨上顿时起了一阵寒意,他的表情变得不自在起来,举着手里的酒杯,也不敢再开怀畅饮。
那一次的生日庆典,最后还是按照我的心意来举办了。
虽然很隆重,但也很简朴。
我和皇帝一起,在宫中宴请了和我同岁的100名老人,看着这些满面红光,喜笑颜开的老人济济一堂,共同享受太平新朝的繁华与富庶,在清淡但是精致的菜肴中同庆寿诞,我觉得十分欣慰。在席间多次展露笑颜,笑得非常开心。
我们年轻时代那样奋斗,那样牺牲,不就是为了能有这样一天吗?
可惜,当这一天真正到来的时候,你们都不在了。
他想起了年轻时候对皇太后的孟浪之举,生怕我计较前事,不满他以前的行为。
我看着他的脸一会儿红,一会儿白,便叫他的爵号,让他起来,走到前面来。
他大惊失色,颤颤巍巍地从座位上爬起来,抖抖瑟瑟地走到我和皇帝座位的台阶下,跪伏在地,不敢抬头。
我笑着说:“不用这样紧张。说起来,我们也是老熟人了。”
他听了之后,更加惶恐,趴在地上连声说:“太后恕罪,老臣有罪,老臣罪该万死”
只剩下我一个人。
(三)
觥筹交错之间,我忽然觉得侧面前排的筵席间,有一个人有点面熟,眼光扫过的时候,不觉心中一动,仿佛想起了一点什么,但究竟是什么,却又想不起来。
我侧过头,问皇帝,这个老人是谁啊,我见过的吗?
皇帝说,母后应该没有见过,这个人是已故老臣夏文侯的一个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