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四章 中村的礼物(上)
我们的这个盒子里面,还有其他的盒子。
就比如看一部上百万字的长篇小说,其实没有人在看着整部书的。每一个人都只在看自己感兴趣的那一部分书。虽然是同一部小说,但所有人各自看到的那部小说,却各各不同。
我们只看到了我们感兴趣的部分,并且只将它留在不可靠的记忆当中。我们的每次阅读都是挂一漏万的。
何止阅读,我们的每次体验全都是这样的。
我们就连我们有限的感官系统,也都从来没有用全过。
我总是在拿到最核心的那个礼物的时候,对中村笑着说:“费心了。”
这也就是我的回答:表面千变万化,勿为其所惑,你要送的是那个核心,而我要拿的也是那个核心。余者不论多么精美,皆是要抛弃的。不要让眼光停留在那上面。
如果你看着包装,如果你数着包装的层次,那么,你就看不到我。
真实,虽然无处不在,但却只对专注于它的人显现。
(二)
要理解这一点很简单。
举例来说,我们每晚花了3小时在电视机前度过,我们在各种频道各种节目当中跳来跳去,但如果事后让我们详细复述我们所看到的,绝大部分人都不能讲满30分钟。大约有87%以上的人只能讲满区区的5分钟。那也就是说,除了5分钟的内容之外,其他的,全都漏过了。
这就是广告宣传永恒的难题。天啊怎样让人们真的看到我,并且真的记住我啊?怎样把广告里的物品留在人们如此大意的感官当中?成千上万的金钱和反复轰炸的时间,只能换来短暂记忆的几个月甚至几秒钟。
要举这样的例子真是太多了。
比如说,我们的视线。如果你注意观察自己的视线,就会注意到,我们每次看东西,只能聚焦于一点上。当我们看一个人的脸的时候,你是不会同时看到一个人脸上的全部部分的。你只能把焦点对准一点。或者鼻子、或者眼睛、或者额头,其他的部分都在散漫的余光当中。就算是对准鼻子聚焦,你也不能看到鼻子的全部,你只能看到鼻子的某一点,其他的也都笼罩在朦胧的阴影当中。
夜晚的时候,我常常独自摆弄中村的这个套盒。常常感觉其中语意深长,寓意无穷。
我们对于世界的感知不就正和这个套盒一样吗?
我们看不见我们的眼睛结构所不能看见的东西,我们听不见我们的耳朵结构所不能听见的东西,我们不能理解我们的大脑结构所不能承受的东西,我们不能感知我们的皮肤所不能有触觉的东西。
我们就这样被关在一个感官系统的盒子里。
但这并不是我们唯一的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