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五十四章 年关
堂哥们看着孩子们一幅崇拜的样子看着刘成,高兴极了,只要孩子们愿意学,将来自然也能出一个读书人来。也许自家再过几代就不再是种地人了,也能出个官老爷来了。
刘奶奶知道刘月啥也不缺,所以就帮刘成和刘月在庵堂里求了平安符,保佑刘成高中,保佑刘月生意兴隆。刘月知道这是老人家的心意,感激的谢过,然后小心的贴身放好了。
刘成也把平安符戴在胸前,高兴的谢过刘奶奶。刘奶奶看着刘月和刘成,心里高兴呀,这两孩子懂事知礼,不管何时都不会看不起人,是个好孩子。
自己姐姐就算是在九泉之下也该安心了,自己也算是完成了姐姐的托付了。
刘家老爹哪边,刘柱只是让人带了一些年礼过去,刘月觉得这样也好,反正见面也没什么好事,倒不如不见。张家村那边依旧每月五两银子,现在那一家倒是太平了,没有寻张氏的麻烦了。
本来这读书的事就急不来。多少人考了一辈子也没中的,刘成小小年纪在书院读书很出众就难得了。想这么小的年纪高中,还真是为难他了。
刘村长拍拍刘成的肩膀,很坚定:“成儿,放心伯伯相信你一定行的,多见识见识也好。城里的顾公子不也是考了几次才中的。
多学学也扎实些,这就像咱们田里种地一样,不下好底肥多等几年,哪里能结出好果实出来。”
刘成憨厚的对着大伯一笑:“大伯我明白,我一定会好好把肥下足了。等到日后结出果实哪一日。”
一桌子男人全都笑了起来,可不是就像种地一样,得扎扎实实的,这读书可做不得假呀!
想想来了也讨不到好,这张氏可不是张老太太亲生的,只是抱养回来的,打小也没对人家好过,想人家还情也说不过去。
不过刘月的说张家为这五两银子也争个没完,反正一大家子吵吵闹闹的,不得安宁。这样也是刘月想要的,如果他们齐心了,反而会想出什么苦肉计算计张氏,倒不如分代他们,让这些人争的没空来算计张氏。
刘柱一家这些年每年都是在刘奶奶家过年,一大家子过年才开心嘛!刘月给几个堂侄女们都备了新衣裳,外加厚厚的大红包。两个堂嫂总是不大好意思收,不过几年下来倒习惯了。
两位堂哥在村里种地,所以对于读书人心里很敬重,同时也很期盼刘成真的高中了,到时候自家的孩子们也能有条出路。总不能子子孙孙的种地吧!
如果这刘家村有一个高中的,至少也能说明这方水土也能养人,不是只会养出泥巴蛋子。村长伯伯的几个孙子全进了村里的学堂,现在都以刘成这位学业出众的叔叔为荣呢?
几个侄子的学业,刘成也很上心,所以吃过饭就开始好好考核他们,顺带的也指点了一二,虽然现在还小,可是也不能马虎。
学习就像建房子,每一步都得实打实的,不能做假,不然日后就吃到苦头了。三个侄子对这位考到城里书院的叔叔佩服极了,一个个拿出吃奶的劲儿表现,就怕自己让叔叔看不起。
刘成看这三个孩子虽然现在学业一般,可是好在还算勤奋好学,没有懒散和自大的坏心惯,倒是可以好好调教一二。就跟他们说等自己考完因到康城,让他们经常去城里请教自己学业,万万不能马虎大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