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日韩仆从军
虽然心中疑惑,但兴子还是去见了崔成恩。
“兴子殿下,又见到你了。”崔成恩笑着,道明了来意:“我是奉陛下命令来寻兴子殿下的。”
“殿下……要寻我?”兴子目光一亮,又有些紧张地说:“可是在责怪兴子增援不利?”
“非也。”崔成恩细细地将前因后果说了起来:“是陛下要委以重任给兴子呢。”
朱慈烺当然不是让崔成恩去怪罪兴子的。一开始让韩日两国加入,本来就是一个闲子与后招。为的是解决道路交通与补给问题,加上留后手做预备队的意思。再说,那会儿情报十分不透明,朱慈烺并不知道俄罗斯的主力在那里。连对方主力在哪儿都不知道,急吼吼让兴子赶过去又有什么用。
按照兴子的预计,就算双城子的任务轻,朝鲜人干活麻利,这会儿崔成恩应该也还在奋战从双城子到宁古塔的道路。
这是一个重要的战略性公路。
宁古塔是已经很靠前的前线阵地,作为大明官军辎重转运枢纽而存在。虽然宁古塔看地理位置已经颇为靠后,附近也没有什么高山险峻,道路还算平坦。但架不住量大,大军需要辎重,奔向北疆奋战的移民冒险者们也要解决后勤问题。
总而言之,通行情况不佳的陆陆运输量小又拥挤,这就急需大明开辟另一条补给要道。
不同于潜意识里,以后世中国疆域为限的领土。大明这会儿,整个东北亚地区中高纬度的范围都是大明的。朝鲜既然为大明所控,自然不能浪费了海路这个优势极大的选项。
兴子的进场,也只是一个挤压俄罗斯人可能出现地方的作用罢了。
不过,眼下看来,这个闲子是有用了。
前文提及,崔成恩是奔着连通双城子到宁古塔道路而去的。
这个任务不轻,工作量说起来很大。但伴随着后期人手不断加入,进度还是很快的。而且,作为主要负责人,崔成恩也不用时时刻刻都在工地上盯着。故而,他去了一趟宁古塔。
在那里,崔成恩领到了属于自己的新任务。
采购粮食,转运军备。从朝鲜出发前去,顺风顺水之下,仅需要一天的时间就能抵达海参崴。若是从日本,越过日本海,也只需要多花个半天一天的时间。
海路便利,接下来要做的,就只是打通从双城子前往宁古塔的道路。
从地图上来看两地似乎不远,可测距完毕就能发现,两地足有四百多里的直线距离。
在没有工程机械的这个时空,修筑道路可不是个简单的事情。哪怕只是简单的平整道路,都需要花费极多的力气和时间。
要不然,大明如何会给出那般优厚的条件让朝鲜人入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