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新材料使用
再加上各种其他的原因,使得研发的难度比后世要增加十倍以上。
于是,到了191年初,第一批土水泥这才被制作出来。方云得知消息,自然是兴奋异常,亲自前往研究院查看第一款试制品。
结果如何,粘合程度和凝固速度的具体数据如何方云看见典杰等人立刻问到。
好在方云之前已经教导过他们具体的记录步骤,这一年多来他们的文化水平也有所提高,这才不至于一问三不知,甚至连记录都没有。
总的来说,没办法指望它能够比现代的最先进的水泥好用,但粘合程度和凝固速度能够超越三合土,还有那些什么糯米汁鸡蛋清之类的玩意就可以了。
哪怕他也不知道这符不符合正式炼钢的要求,但至少他可以想到这种解决办法。要说古代人和现代人也没有什么区别才对,为什么他们就没办法想到这点
这个属下立刻就去尝试典杰闻言,果然是兴奋了起来,显然是久久困扰他的一层窗户纸被捅破了,于是立刻起身告辞。
记住多动动脑子,多尝试尝试,不要给我省钱方云郑重的交代到。
其实这也不能够怪典杰或者研究院的人,任何一种事物在诞生到被人接受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当初青铜器横行的年代,工艺还未成熟的铁制品反而不被人认可。到了铁器横行的年代,钢制品自然就是大家追捧的对象。
只是由于技术工艺和材料的问题,他们想要进一步探索并不容易。再加上国家不鼓励工艺的研发,相反却对浪费耿耿于怀,认为这是一种渎职和贪.污。
典杰也没有说些什么,只是简单汇报了一下,然后便带着方云到试验场地去了。
这下可好,政府麾下的工匠自然不敢随便尝试研究,否则一个不好官职脑袋都没了。甚至于有些朝代比如明朝,工钱本来就低的可以,而且他们这些工匠本来就没什么捞外快的机会,甚至还要被上官克扣,下拨下来的费用更是只给一半。
这样的结果,就是能够把东西打造出来,就已经不错了,还能指望它品质不错至于改良工艺,那自然就更不需要提了。
民间或许会出现各种工艺,甚至是最新的技术,但很显然的是,在这个世家横行的年代,这些技术要么失传,要么被世家据为己有然后进行垄断。最后能够推广出去至少也是二百年后,随着这门技术被大量运用,而且更好的技术被发明出来,才有可能被弃之如敝履,这样的情况下才有可能获得推广。
所以,讽刺的说,华夏出现新技术到推广一门新技术,运气好就是几十年的事情,但运气不好说不得就要上百年才能够获得推广,甚至在这个过程中出现变故而失传,最后被别人另外发明出来,然后再垄断几年才推广。
发明和推广的速度不能同步,偏生方云这边的工匠也没几个朝廷那边的御用工匠。故而显而易见的是,他们的技术明显落后这个时代最先进技术近几十年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