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一章 走投无路
此时殿中的主角从朱麟到萧敬,现在如今已成了柳乘风,相对来说,柳乘风确实很有做主角的天赋,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他卖相比萧敬好,他身体像标枪一样站着,脚步向前挪几步,一手抵着后腰,一手向前微微伸出,慢悠悠的踱步,目不斜视:“事情的起因很简单,上次朝廷问罪,宁王胆战心惊,连忙拿了江炳的族人押赴入京,因此惹来天下人所笑,宁王恼羞成怒,自知再这般下去,此消彼长,天下人心尽皆依附朝廷,他纵有天纵之资,也是巧妇无米,难以成炊了。宁王左思右想,于是索性将计就计,在京师,他确实有几个心腹,比如东厂的某档头,比如锦衣卫里头的千户赵川,这些人都是宁王的鹰犬走狗,那么接下来,一个局就设好了。他先是借用东厂档头和锦衣卫千户赵川来散布一个消息,这个消息就是,宁王在京师的党羽极多,而要将这些人一网打尽,就必须拿住一个重要人物,从这个重要人物手里拿到一份花名册,如此,才能断他宁王的左膀右臂。”
可是话又说回来,要找到朱麟的书信来证明朱麟私通宁王的证据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朱麟就算写了书信给宁王,那也应当是在宁王府收藏,想从宁王手里取书信,这不是开玩笑是什么?
柳乘风说到这里,刻意的顿了顿,因为他发现许多人已经像看三叶虫一样的看着自己了。说实话,柳乘风自己也觉得自己所说出来的这个‘故事’阴谋气息太重,不过他还是继续说下去:“宁王知道,这二人只要分别向厂卫交代,朝廷必定会这个案子极为重视,而东厂和锦衣卫也势必会顺藤摸瓜,相互竞争,同时会竭力寻找这个所谓的幕后党羽。”
柳乘风的话道理还是有的,单凭宁王的书信,谁能保证这里头没有阴谋,且不说这书信是有人仿了宁王的字迹,谁又能保证这不是宁王的离间之计?
“诸位听说过钓鱼吗?宁王就是渔夫,鱼饵就是这个重要人物和花名册,而厂卫乃至朝廷便是宁王要钓的大鱼,而想要这条大鱼慢慢上钩,单凭赵川这样的诱饵是不成的,于是宁王又放出一个诱饵,这便是刘成刚,刘成刚就是一个让厂卫继续追踪下去的重要线索,而宁王先让刘成刚去寻东厂,也有他的深谋远虑。”
萧敬想不到到了这个份上,柳乘风居然都能翻盘,连忙道:“你胡说,你有什么证据。”
朱佑樘被柳乘风一提醒,也不禁生出了疑窦。
柳乘风朝他眨眨眼,轻松的道:“证据待会儿再上来,不过在此之前,我便讲个故事如何?”
一语刚毕,顿时又是满殿哗然。
柳乘风一讲故事,萧敬就头皮发麻,这个家伙哪里是讲故事,根本就是想借一个故事来打动别人,推翻他的所有证据。
到了这个时候还穷词夺理,柳乘风这也算是为朱麟舍得一身剐了。
柳乘风显然不能上他这个当,小人圈子里混了这么多年,他也算是合格的厚黑人士,你越是纠缠因私废公的问题,反而容易把自己套进去,他立即还击,道:“宁王为什么不能故意写一封书信来冤枉朱麟,朱麟乃成国公之后,成国公守备南京,是宁王图谋不轨的最大障碍,冤枉朱麟,必然要波及到成国公,借几封书信除掉成国公,我若是宁王只怕也肯做这笔买卖。”
柳乘风朝朱佑樘行礼,这一次换上了凝重的表情和沉重的口吻:“请陛下恩准。”
萧敬的厉害之处就在于此,本来双方只是围绕着朱麟来相互辩护,可萧敬一句因私废公,就直接给柳乘风定了性,让人以为这柳乘风之所以为朱麟辩护,并非是因为认为朱麟无罪,只是与朱麟关系匪浅的缘故而已。
案子到这个地步,朱佑樘自然希望兼听则明,这时候对柳乘风的排斥心理竟是一下子消弭了个干净,他颌首点头道:“准了。”
萧敬冷笑,尖酸刻薄的道:“现在已经证据确凿,难道宁王还故意写一封书信来冤枉了朱麟?廉国公,杂家知道你与成国公有些交情,你们还厮混在一起入股做生意,可是私交是私交,现在我们在这里所言所奏的都是家国大事,廉国公岂可因私废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