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节邱林
“不,他们有问题,而且问题很大。刚才一个来厂三年的技术员能把公司的利益当做自己的事,他们都是老同志了,是处级,工龄工资是人家的好几倍,觉悟反而不如一个年轻人。你把我的话带给他们,原话带给他们,就过去的事我不管,我管的是以后的事。采购部成为了职工关注的焦,这是采购部的耻辱。要认真反思计力强的教训,从制度上入手查找漏洞,然后是建章立制,堵塞漏洞。做好了,我既往不咎,该立功授奖,一样不会少。做不好,别怪我一锅端了采购部班子。”
“效果如何?”
“不好。大家都有顾虑,加上谣言未息,有包袱。”
“包袱肯定有,也应该背。采购部算是出名了,是臭名,不仅搞掉了两个大家伙,还搞臭了红星,没有包袱就是没人性。”
“陶总,虽然您上任还不到一周,我是佩服您的,真的。”邱林突然转了话题。
“哈哈,佩服我什么?咱们都是班子成员,是战友,虚头巴脑的话就不要了。”
“老兄原先干过哪些岗位?”
“我是干技术出身,研究所,技术部,分厂技术科,后来当分厂厂长,厂长助理。我是前年进班子的。”
“咱俩差不多,不过我一直是搞管理的。”
“我哪里能跟您比?您在盛东的经验我认真学习过,实话非常佩服。盛东我是去过多次的,但没见着您,几年间变化极大,不管理的深层次提高,盛东的外表是大变样了,特别是现场管理。蒋延生,哦,就是现在的生产部长,他在前年去盛东学习过精益管理,回来对我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就更不知道了。”
“哈哈,这话的有意思。”陶唐笑笑,“那是盛东上下一起努力的结果,投入并不大,基本是职工自发整改的。”
“不,是真心的。就冲着您不在招吃灶而跑去大食堂,我佩服您。不过没必要。”邱林将烟蒂摁灭在烟灰缸里,“现在,采购部的大多数职工在看笑话,少数关键岗位朝不保夕,中层班子惊魂未定,这就是真实的现状。”
“嗯,先不具体的人。你觉得计力强的教训真正吸取了吗?漏洞真的堵上了?”
“教训……陶总,我句实话吧,不合适您可以批评。问题在上面。没有杨文欢撑腰,计力强凭什么胡来?上面守规矩,下面自然守规矩。”
“你的有正确的一面。但中层班子、党员干部也不是木偶吧……有主任,有支部书记,还有那么多的科长组长,怎么都成了摆设?计力强违纪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吧?他们真的就看不见听不到?先不谈一般的员工,就采购部中层,定性为渎职我看一也不冤枉他们。是不是?”
“不冤枉,也冤枉。”乘陶唐起身倒茶,邱林又起支烟,“陶总,您是一把手,下面的情况未必都了解,他们也难。”
“惟其如此才不好学……”
“先不谈这个。我想采购部。宋悦和杨文欢都栽在了供应口,部门还出了个计力强,目前采购部的思想如何?秩序正常吗?”
“表面上还行,大家该干什么干什么,实际上不可能不受影响。”
“是呀是呀,怎么会不受影响呢?杨文欢以及计力强出事后,有没有开过专题会议稳定人心?”
“我接了后至少开过两次,一次是行政的,一次是支部的,主旨是汲取教训,查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