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0章 两件不错的物件
萧史擅长吹箫,箫声悠扬动听,与弄玉的笙乐相得益彰,两人仿佛是天作之合。穆公见萧史仪表堂堂,才华横溢,便将弄玉许配给他。
婚后,萧史和弄玉琴瑟和鸣,形影不离,每日在凤楼上合奏乐曲,引来百鸟朝凤,甚至连天上的凤凰也为之倾倒,翩翩起舞。后来,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萧史和弄玉乘着凤凰,飞上了天宫,从此过着神仙眷侣般的生活。这便是吹箫引凤的故事,它象征着对美好爱情和幸福婚姻的向往,也蕴含着对知音难觅的感慨。
这个古老的民间传说,在华夏大地上流传千古,讲述了一段至真至纯的爱情传奇。而吹箫引凤图,正是以这个美丽的传说为蓝本,成为明代瓷器装饰中常见的纹样之一。
眼前的这件明宣德官窑瓷器上的吹箫引凤图,便是根据这个传说描绘而成,画中人物栩栩如生,场景如梦似幻,仿佛将我们带回了那个充满浪漫色彩的时代,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美满婚姻的美好期盼。
“啧啧,这瓷碗,胎质细腻得就像婴儿的皮肤,纯净得像清晨的露珠。”许汉民一边端详着瓷碗,一边啧啧称奇,脸上笑意更浓。
明宣德 青花吹箫引凤图盌
这瓷碗敞着口,弧形的碗壁优美地向下延伸,底部有一个矮矮的圈足,整体造型流畅自然,宛如一朵含苞待放的花蕾。碗口边缘微微外撇,像极了少女娇羞的嘴唇。碗壁的弧度恰到好处,既不会显得过于臃肿,也不会显得过于单薄。矮圈足的设计,使得瓷碗稳稳地立于地面,给人一种沉稳大气的感觉。
瓷碗外壁上,用青花釉料绘制着一幅栩栩如生的吹箫引凤图。画面以山水楼阁为背景,一位仕女端坐于楼阁之中,轻抚玉箫,悠扬的箫声仿佛穿透时空,在耳边回荡。天空中,一只凤凰展翅翱翔,向着仕女的方向飞来,仿佛被箫声所吸引。仕女的衣袂飘飘,凤凰的羽毛栩栩如生,楼阁的细节也刻画得十分精细。青花色泽均匀浓郁,胎质坚细,更将这件瓷器的非凡品质展现得淋漓尽致。
“好家伙,明宣德青花吹箫引凤图盌!乖乖,这玩意儿真漂亮!”金彪那宝贝似的捧在手里,眯着眼仔细打量,啧啧称奇。
他翻来覆去地看了一遍,眼神里充满了惊讶和贪婪,仿佛这瓷碗是什么稀世珍宝。
“釉层滋润澄净,就像一块上好的羊脂玉,釉色晶莹艳丽,仿佛聚集了世间所有的光彩。”他顿了顿,用指尖轻轻敲击碗壁,发出清脆的响声。
“听这声音,就知道烧制工艺有多精湛!纹饰多姿多彩,简直就是一幅活灵活现的古代画卷。以青花釉绘制吹箫引凤图,笔触流畅自然,一笔一划都充满了灵气,简直鬼斧神工!”
许汉民的眼睛闪闪发光,仿佛看到了古代工匠在窑炉前挥汗如雨的场景,“这刻画,生动形象,人物呼之欲出,凤凰栩栩如生,仿佛下一秒就要从碗里飞出来!”
“啧啧,这青花颜色,这画工,这胎质,绝对是真品!温洪,可以啊你,没想到你小子还真有两下子,居然能搞到这种好东西!”金彪皮笑肉不笑地盯着被按在地上的温洪,阴阳怪气地说道,“我还以为你只会盗点不入流的玩意儿,没想到你还有这本事!以前真是小看你了!”
吹箫引凤,是一个古老的传统民间传说故事,相传在遥远的西汉时期,才华横溢的文学家刘向在其著作《列仙传》中记载了一个动人心弦的故事——吹箫引凤。
故事内容是在春秋时期,秦穆公有个女儿,名叫弄玉,生得花容月貌,聪慧无比,尤其擅长吹笙,吹出的笙乐宛如天籁之音。她最大的愿望便是寻觅一位知音,共度余生。穆公爱女心切,为她建了一座华丽的凤楼,希望她能像凤凰一样自由快乐。
数年过去,弄玉却始终未找到心仪之人,穆公也为此忧心忡忡。一天夜里,弄玉在梦中见到一位白衣公子,容貌俊逸,手持玉箫,吹奏的乐曲与她的笙乐相合,美妙绝伦。
梦醒后,弄玉对梦中公子念念不忘,茶饭不思,日渐消瘦。穆公得知后,下令全国寻找梦中人。数月后,一位名叫萧史的公子前来求见,声称自己便是弄玉梦中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