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印度
低矮平缓的地形在全国占有绝对优势,不仅交通方便,而且在热带季风气候及适宜农业生产的冲积土和热带黑土等肥沃土壤条件的配合下,印度的大部分土地可供农业利用,农作物一年四季均可生长,她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印度是一个人口大国,印度的人口为12.15亿人,是世界上仅次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二人口大国,人口数世界排名第二。其中男性人口6.237亿,女性人口5.865亿。
印度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经济增长速度引人瞩目。
若以同等购买力来衡量,印度的国内生产总值为4.457兆美元,与日本并列世界排行第三,仅次于美国、中国;
但是若以美元汇率评估,印度的国内生产总值仅有1.676兆美元,世界排行第11位,和人口只有2300万的已发展国家澳洲相差无几。
这一历史时期是所谓的列国时期,因为佛教产生于这一时期,也常称为佛陀时期。
列国时代的印度精神生活十分活跃,出现了许多哲学或宗教流派,其中影响最为久远的即是佛教和耆那教。
在十六雄国之后,印度进入了著名的孔雀王朝时期。
在大流士一世之后侵入印度的是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他对孔雀王朝的兴起起了助推作用。
亚历山大撤出印度之后不久,被称为月护王的旃陀罗笈多推翻了摩揭陀的难陀王室。旃陀罗笈多建立起印度历史上的第一个帝国式政权孔雀王朝。
印度年增长率为5.8%,社会财富在印度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极度不平衡,全国10%的人口掌控全国33%的收入。
由于印度人口众多,平均国民生产总值很低,2001年,印度平均国内生产总值(购买力平价)为3,694美元,列世界的第129位。
此时,宁一航就身处印度的境内,他马上感受到了完全不一样的异域风情。
他赶走了希腊人在旁遮普的残余力量,逐渐征服北印度的大部分地区。月护王在位后期击退了塞琉古一世的入侵,并获得对阿富汗的统治权。孔雀王朝终于在阿育王时期到达颠峰。
从前2世纪初开始,大夏希腊人、塞人和安息人先后侵入印度;塞人的侵略尤其广泛。大月氏人成为最成功的侵入者,他们在北印度建立了强大的贵霜帝国。
在地形上,印度也有着鲜明的特色。
从喜马拉雅山向南,一直伸入印度洋,印度的北部是山岳地区,中部是印度河——恒河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及其东西两侧的海岸平原。
印度的平原约占总面积的40%,山地只占25%,高原占三分之一,但这些山地、高原大部分海拔不超过10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