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埃塞尔比亚沦陷
这一点也让各国有些想不通,为什么中华民国会给士兵装备这样奢侈的装备,那子弹消耗起来的速度,简直不比轻机枪慢。
每一个士兵手上都是一把轻机枪?就算是轻机枪很便宜,哪个国家装备得起?
于是乎,中华民国给步兵装备全自动步枪,让世界各国根本没有跟风的‘欲’望,全部都等着看中华民国的笑话。
不过有一些人也发现,中华民国给军队装备如此奢侈的武器装备,完全是有足够的底气的。
要知道,中华民国有六亿人口,但是军队规模,甚至不到百分之一。
中华民国陆军更换制式步枪的进程还是比较快速的,每个月的步枪出厂量都在不断上涨,从最开始的每个月十万支,迅速扩大到了每个月供应五十万支。
大量的新式步枪开始列装部队。
部队官兵对这款新式步枪很是喜欢,他们都认为这是一款非常强力的武器。经过一段时间的检验,民34式步枪被证明是一款质量可靠的步枪,尽管不能像后世的ak47那样夸张的把枪管砸歪都还能继续用,但是民34式还是能使用各种恶劣的作战环境,只要有一定的保养,出现故障的概率很低。
三十发的子弹,更是让普通步兵有了强大的持续火力。
中华民国推出新式步枪的消息,自然很快被其他国家给掌握了。对于中华民国的新式步枪,世界各国武器专家都进行了一定的评估。
相当于,一旦开战,一百个人当中,只需要有一个人走上战场就很够了。而剩下的99个人当中的劳动力,大部分都可以去生产军用物资。
加上中华民国又不缺资源,完全供应得起庞大的子弹消耗。
而且中华民国的工业之庞大,远超各国的想象。特别是,中华民国这个时候的发展,就是在进行战前准备。
评估的结果大同小异,都认为中华民国的新式步枪太过奢侈,是一种完全没有必要的武器装备。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评估,主要还是因为这样的时代,工业生产技术还不是那么发达,子弹一旦消耗太快,一个国家的军工业就很可能会跟不上消耗的规模。
各国的评估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则,那就是本国用了这种三十发子弹一个弹夹的自动步枪之后,本国的军工业能否承受得了?
很显然,各国都难以承受。
所以在各国的专家们看来,这种武器装备,完全就是一种‘浪’费,完全就是没必要给士兵装备的一种奢侈的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