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我有皇帝分身 > 第9章 难怪古人都爱走私盐的干活!

第9章 难怪古人都爱走私盐的干活!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按历史记载,明后期一年的税收只有几百万两白银,但国家各项支出却高达近千万两白银,明显的入不支出。可是整个国家的钱并没有明显外流,那么钱都去哪里了呢?

嗯,对现代人来说,用屁股想也明白是怎么一回事。

然而,明朝后期那几个皇帝,明显就不太明白了。

(万历皇帝几十年不上朝,避清静暗中管事。他大儿子却不受万历重视,争个国本几十年,结果还是没成功。福王最终还是没能当上太子,真正的太子大儿子的正常成长却给担误了。孙子天启皇帝更是成了半个文盲,你麻,太坑了)

正所谓,知识改变命运和眼界。

所以从有些角度上来讲,盐的作用几乎是和你吃不吃饭,一样重要了。

而古代盐的产量有限,所以造成了价格高昂,利润惊人,几乎可以与贩毒的暴利相匹美了。哦不,应该是比贩毒还要赚钱

当然了,就连现代的盐那么便宜都有人走私。何况是古代?

这么高的利润就是死罪,也会有人做的。这大明朝中后期可是有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模样,对山寨资本家们来说,利润就是生命

犹其是海盐,海水取之不金,费的主要是人工和时间。几乎成本无视,利润高的足以让人走私而对抗官府

放现代那边,就是一重点大学毕业的大学生,你让他毕业后直接当国家主席,他都没信心能管好一个国家。

整个天启皇帝十五六岁就开始管理一个庞大的帝国,而且还是半个文盲的存在。

(加上官商勾结,送礼之类的,各级官员和东林党人也是暗中抽回扣拿好处,私盐暗中走私在明朝后期早就大行其道了。有的地方,甚至于明目张胆的走私)

想到这,朱子龙重重的叹息了一下。

老实说,明朝挂掉的原因有许多,但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其实就是国库没钱

据说光几个省份官方明面上盐的税收瞒报虚报,每年就会让朝庭损失千万两白银以上。就这,还不包括暗中走私的私盐收入

什么文官们对皇帝说,天子不与民争利,狗屁。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