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回:张飞断桥吓退曹军
话说钟缙和钟绅两人拦住赵云,想要和他厮杀。赵云挺起长枪就刺,钟缙抢先挥动大斧迎战。两匹马交错而过,打了不到三个回合,赵云一枪就把钟缙刺下马,然后夺路而逃。后面的钟绅拿着戟追赶,马尾巴都快碰到赵云的马了,戟尖在赵云背后晃动。赵云急忙调转马头,正好和钟绅面对面。赵云左手用枪挡住戟,右手拔出青釭剑砍去,一剑砍掉了钟绅的头盔和半个脑袋,钟绅落马而死,剩下的敌人都四散逃走了。赵云得以脱身,朝长坂桥方向奔去,只听到后面喊声震天,原来是文聘带兵追来。赵云到了桥边,人和马都已经疲惫不堪。他看到张飞挺着长矛站在桥上,赵云大喊:“翼德,快来帮我!”张飞说:“子龙,你快走,追兵我来挡!”
赵云骑马过桥,走了二十多里,看到刘备和众人正在树下休息。赵云下马跪地哭泣,刘备也哭了。赵云喘着气说:“赵云的罪过,死一万次都不够!糜夫人受了重伤,不肯上马,投井自尽了,我只好推倒土墙把她埋了。我抱着公子,冲出了重围;幸亏主公的洪福,才得以脱身。刚才公子还在我怀里哭,现在却没了动静,恐怕是保不住了。”说完,他解开衣服查看,发现阿斗正睡得香甜。赵云高兴地说:“幸好公子没事!”他把阿斗双手递给刘备。刘备接过阿斗,却把他扔在地上,说:“为了你这小子,差点损失我一员大将!”赵云赶紧从地上抱起阿斗,哭着跪拜说:“我赵云就算肝脑涂地,也无法报答主公的恩情!”后人有一首诗赞道:“曹操军中飞虎出,赵云怀内小龙眠。无由抚慰忠臣意,故把亲儿掷马前。”
话说文聘带兵追赵云到长坂桥,只见张飞倒竖着虎须,圆睁着双眼,手里握着蛇矛,站在桥上。他又看到桥东的树林后面尘土飞扬,怀疑有埋伏,就勒住马,不敢上前。不久,曹仁、李典、夏侯惇、夏侯渊、乐进、张辽、张郃、许褚等人都到了。他们看到张飞怒目横矛,站在桥上,又担心是诸葛亮的计谋,都不敢上前。他们稳住阵脚,一字排开在桥西,派人飞报曹操。曹操听说后,急忙上马,从阵后赶来。张飞睁大眼睛,隐隐看到后军有青罗伞盖、旌旗招展,猜到是曹操亲自来看情况。张飞于是厉声大喝:“我是燕人张翼德!谁敢来和我决一死战?”声音像巨雷一样。曹军听了,全都吓得发抖。曹操急忙让人撤去伞盖,回头对左右说:“我以前听关羽说过,张翼德在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就像从口袋里拿东西一样容易。今天遇到他,不能轻敌。”话还没说完,张飞又瞪眼大喝:“燕人张翼德在此!谁敢来决一死战?”曹操见张飞如此气势,心里有些退缩。张飞看到曹操后军的阵脚开始移动,又挺起长矛大喝:“你们到底打不打?退又不退,到底想干什么!”喊声还没停,曹操身边的夏侯杰吓得肝胆俱裂,从马上摔了下来。曹操赶紧调转马头逃跑。于是曹军众将一起向西逃窜。正是:黄口小儿,怎能承受雷霆之声;病弱的樵夫,怎能抵挡虎豹之吼。一时间,曹军丢盔弃甲,不计其数,人如潮水般涌退,马像山崩一样乱窜,自相践踏。后人有一首诗赞道:“长坂桥头杀气生,横枪立马眼圆睁。一声好似轰雷震,独退曹家百万兵。”
话说曹操被张飞的威势吓到,急忙骑马向西逃跑,帽子都掉了,披头散发地奔逃。张辽和许褚追上他,拉住马缰绳。曹操惊慌失措。张辽说:“丞相别慌。张飞一个人,有什么好怕的!现在我们赶紧回军杀过去,一定能抓住刘备。”曹操这才稍微镇定下来,命令张辽和许褚再去长坂桥打探消息。张飞看到曹军全部撤退,不敢追赶,赶紧叫回原来的二十多个骑兵,解下马尾上的树枝,命令他们把桥拆断,然后回去见刘备,报告了断桥的事。刘备说:“我弟弟虽然勇猛,但这次考虑不周。”张飞问为什么。刘备说:“曹操多谋。你不该拆断桥,他一定会追来的。”张飞说:“他被我一声大喝,吓得退了几里,怎么敢再追?”刘备说:“如果你不断桥,他怕有埋伏,不敢进兵;现在你拆了桥,他会觉得我们没兵,胆子小了,一定会追来。他有百万大军,就算过江过河,也能填平过去,怎么会怕一座断桥呢?”于是刘备立刻带人从小路斜插向汉津,朝沔阳方向撤退。
话说曹操派张辽和许褚去打探长坂桥的消息,他们回报说:“张飞已经拆断桥逃走了。”曹操说:“他断桥逃走,说明他心虚了。”于是下令派一万士兵,赶紧搭三座浮桥,今晚就要过河。李典说:“这可能是诸葛亮的计谋,不能轻举妄动。”曹操说:“张飞只是个莽夫,哪有什么计谋!”于是下令全军火速进兵。
话说刘备一行人快到汉津时,忽然看到后面尘土飞扬,鼓声震天,喊声震地。刘备说:“前面有大江,后面有追兵,怎么办?”他急忙命令赵云准备迎敌。曹操下令全军:“现在刘备就像锅里的鱼,陷阱里的老虎;如果不趁现在抓住他,就像放鱼入海,放虎归山。众将一定要努力向前!”众将领命,一个个奋勇追赶。忽然,山坡后鼓声大作,一队军马冲出来,大喊:“我在这里等你们很久了!”领头的大将,手拿青龙刀,骑着赤兔马,原来是关羽。他从江夏借了一万兵马,得知当阳长坂大战的消息,特地从这里截击。曹操一看到关羽,立刻勒住马,回头对众将说:“又中了诸葛亮的计了!”于是下令全军速退。
关羽追赶了十几里,然后回军保护刘备等人到汉津。那里已经有船等着,关羽请刘备、甘夫人和阿斗上船坐好。关羽问:“两位嫂嫂怎么没见?”刘备讲述了当阳的事。关羽叹息说:“当初在许田打猎时,如果听我的,就不会有今天的麻烦了。”刘备说:“我当时也是投鼠忌器啊。”正说着,忽然看到江南岸战鼓大鸣,船只像蚂蚁一样,顺风扬帆而来。刘备大惊。船靠近后,只见一个身穿白袍银甲的人站在船头大喊:“叔父别来无恙!小侄来迟了。”刘备一看,原来是刘琦。刘琦上船哭拜说:“听说叔父被曹操围困,小侄特地来接应。”刘备大喜,于是两军合兵一处,乘船而行。在船上,刘备正和刘琦诉说情况,忽然看到江西南边战船一字排开,乘风呼啸而来。刘琦惊讶地说:“江夏的兵,我已经全部带来了。现在有战船拦路,不是曹操的兵,就是江东的兵,怎么办?”刘备走出船头一看,只见一个人头戴纶巾,身穿道服,坐在船头,原来是诸葛亮,背后站着孙乾。刘备急忙请诸葛亮过船,问他怎么会在这里。诸葛亮说:“我到了江夏后,先让关羽在汉津登陆接应。我料到曹操一定会追来,主公不会从江陵来,一定会从汉津斜插过来;所以特地请公子先来接应,我自己则去夏口,调集全军前来相助。”刘备非常高兴,两军合为一处,商议破曹的策略。诸葛亮说:“夏口城险要,粮草充足,可以长期坚守。请主公先到夏口驻扎。公子回江夏整顿战船,收拾军器,形成掎角之势,可以抵挡曹操。如果都回江夏,反而会孤立无援。”刘琦说:“军师说得对。但我想请叔父暂时到江夏;整顿好军马后,再回夏口也不迟。”刘备说:“贤侄说得有理。”于是留下关羽,带领五千军守夏口。刘备、诸葛亮和刘琦一起前往江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