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热闹得很
反正人凭两片嘴,这上下一翻,怎么说还不是都由自己?
恐怕就连陈谦都没有想到,他只是想敲打一下聂真而已,告诉他,老子在朝堂上有人有势力,你不要嚣张。
因此,对于这次的陈谦向其求援,御史台的诸位大人无不是将其看作御史台崛起的一次机会。
只有他们再次大兴株连,才会让皇帝,才会让内阁,看清楚他们御史台的作用。
只有他们再次大兴株连,才会让逐渐没落的御史台重新站在大周最为耀眼的位置上,才会让天下臣民万姓,意识到,御史台,从来没有没落。
陈谦给李兆忠的信上说,希望他们弹劾聂真。
于是这情况就来了,聂真是定军山大将,他的顶头上司是谁,三皇子,好那就可以拉上他。三皇子是有夺嫡之心的,好,那围绕在他身边的文臣武将绝不会少,这些人一个也不能落下。
秦烈在北疆有赫赫战功,他的背后关系之复杂,所牵扯人数之众那更是触目惊心。
这样的小案子被御史台咬实了,如果好一点那就是一门之祸,如果他们刻意将其闹大,那整个朝堂岂不是要空一半?
所以武将反弹之大才会这样的疯狂。
而从另一方面来说,那就是御史台了。
御史台在立国之时是很受重用的,因为大周初立,太祖皇帝怕民间和朝廷内有二心之人意图谋反,所以御史台就像是脱缰的野马,大搞株连,风光之巨一时无两。
再看看,昭武侯世子秦羽,这不是和三皇子有一面之缘吗?
这还不简单,三皇子对其有恩,这绝不是什么一厢情愿,这是拉拢,这是结党,这是三皇子的示好之心。
向谁示好?
秦羽?他还不够格,他父亲才是最重要的嘛,那这有说明什么?
说明三皇子和秦烈有事情,有什么事情,这还不是一张嘴,一支笔的事情嘛。
而如今,天下承平日久,御史台所起到的作用也是越来越小,而一些大案要案,也会有刑部和大理寺在上面顶着。
就算是所谓的三司会审,那主场也是刑部尚书,对于办案来说,刑部和大理寺的作用要比御史台强的太多了。
御史台日益没落,本来就没有什么案子经过他们手中经办,而在上面更有内阁大臣主政,百官无不是兢兢业业,大周天子垂衣拱手而治天下。
他们所谓的“上鉴君王之失。”也成了一句空话。
对于这种情况,他们岂不是内心惶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