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明鹿鼎记 > 【0977 韦府热闹了】

【0977 韦府热闹了】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田赋加派是在万历46年,1618年9月,户部尚书李汝华是中立派大臣,提议全国除贵州外,每亩民田加征银0.0035两,也就是三厘五毫。

为了管理辽饷,万历48年起在太仓另设“新库”,收贮从各个渠道征发来的辽饷,专门供应“抗金”前线,并增设户部新饷司专门管理。

辽饷中除了原来辽东镇的军饷外,还有田赋加派、杂项、盐课、钞关几大项。

这几项在天启年间的征收情况。

万历45年,1617丁巳京察,三党大破东林;光宗一月天下,起用部分东林人物,东林借移宫案重振旗鼓。

天启初年东林得势,天启三年初癸亥京察,东林大胜三党,“党势”达到极盛。

天启朝的新增军费-辽饷里,当然有依靠商业税的部分,但那和阉党关系不大,反而和东林党关系更大点儿。

田赋加征更是朝廷上下处理实务的官员的共同看法。

甚至可以说,魏公公敛的财,和辽东前线没啥关系,都用来修三大殿,或者中饱私囊,进了魏忠贤个人的腰包,而且这些钱的数目也不大,加在一起,还没有韦宝几个月的时间里面给魏忠贤的银子多。

这样看来,魏公公作为大明朝廷的实际执政者,恐怕并不怎么样。

明末加赋的首要原因就是应付辽东战事的军费,简称“辽饷”。

之后阉党开始形成。杨涟弹劾魏忠贤、万燝被杖杀,这些事情是天启4年6月。

叶向高致仕于7月,当年11月顾秉谦升任首辅。

次年王绍徽、周应秋先后上任,阉党控制吏部和都察院。

阉党控制户部则是在天启五年郭允厚任户部尚书后。

大致可以说天启初政是在东林和亲东林人士主导下展开的,而天启三年的夏秋之际,是阉党翻转局面的开始。

辽东战事关乎明朝生死存亡,筹办辽饷则是天启年间的首要大政。

天启朝前后东林、阉党分别得势时的辽饷政策的变动,就很能说明问题。

魏忠贤即便是手中有权,也弄不到银子,或者说,魏忠贤手下没有一个人有本事像韦宝一样弄银子。

弄银子不光是要够狠够辣,关键还是得有头脑。

否则的话,魏忠贤手下的狠人是不少的。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