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庶女的庶子 第43节
“张兄也不能这么说,好歹看多少书就算多少,总比完全不看强吧?”有人不赞同他的说法。
那人就冷哼一声,“就这几天的功夫能够看多少,平日就是挤出半个时辰,多看半月也比现在强,何必现在来装努力?”说罢拂袖而去。
一群人跟在那位姓张的仁兄身后,也转移了位置,替宋朗旭说话的自觉没意思,也转头回了客栈。
宋朗旭自然不清楚这些纷纷扰扰,他维持着自己的作息,静待考试。
岁考的内容跟正式考试内容一样,只是相应减少题目量,保证能够在一天之内写完。
言下之意,愿意把办法无偿的献给别人。
敬源心头一喜,猛拍大腿,“好!你有这个心思就是好事!”以后出仕,又是一个为国为民的好官,他果然没看走眼!
心里喜过后,敬源可以说是拿出毕生所学,倾囊相授,势要把宋朗旭教得早日夺魁。宋朗旭跟着他,见过读过更多的书本,学问也逐渐深厚,从前很多留在心里的疑问也有了人能够解答,让他更有顿悟。
年末官学有一场岁考,得中秀才的人都需要返回官学参加考试,如果考到末名或者品行不端,学政是有资格剥夺功名的,所以人人都会认真应对,提前准备。
宋朗旭自不例外,学习会有一个开窍的过程,没开窍时怎么往里灌都没用,进不去脑子,而开了窍就自会如饥似渴的渴求知识,书本便成了他徜徉的地盘。被敬源先生点拨过后,他就是这种感受。
按照习惯,在题目分发下来后,宋朗旭先看了一遍确定自己会不会做,铜锣响过才能回答。
四书题两道,墨义十道,试帖诗一首,本来以为就这些数目,没想到翻过纸面,背后还有一道题目。
所以对于岁考,他信心满满。
庆州的许多学生都会选择继续京城求学,等到岁末再回官学,同样的情况有十来个学生,他们互相打招呼彼此认识,宋朗旭只是略略颔首,就把更多的时间留在书本上。
敬源先生真的是个狠人,即使出来参加岁考,他也不忘给宋朗旭布置功课,让他看完列出的书单,回去还要检查的,他振振有词的说:“我的学生,就是要有这个本事,连岁考都担心?那还
考什么乡试会试?不如回家种田啦~”搞的宋朗旭只能挤出时间来看书。
那些学生互相之间不认识,看到宋朗旭这么着急回屋看书,不由得扑哧一笑,“平时不用功,临时抱佛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