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九零好村光[种田] 第142节
第185章 去广州(捉虫) 作为一个地道北方人, 唐墨的庆祝方式非常朴实且简单,就是吃饺子。
尤其那种皮薄馅儿大、肉多菜少的,咬一口满嘴流油, 他一顿能吃三碗,连吃半年都不会腻。
但是姜冬月嫌麻烦,刚捏两天就罢工了:“吃饺子就是尝个新鲜,哪有人成天吃?也不怕乡亲看见了笑话你狂气。”
“这有啥,”唐墨叼住最后一枚白胖水饺,像只得意洋洋的看家鹅,边吃边说道, “笑笑考那么好的大学,他们羡慕还来不及呢。”
今年石桥村统共六个学生高考,唐笑笑分数最高, 通知书却来得最晚。唐墨等啊等, 等啊等, 嘴里安慰姜冬月好事多磨, 心里却像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地发慌——
姜冬月:“……”
掰手指算算,旧院足有十年没住人了,然而零七碎八的东西并不少,姜冬月率领着自己的两个小兵忙活了大半晌,傍晚又跟着唐墨转移鹦鹉,直到天色擦黑才将旧院彻底收拾完。
四天后,工头带人量地画线,拿机器滴滴滴地四处测墙,确定没什么问题后,汇了张简易图就正式动工。
盖房子在乡下是大事,早些年忌讳颇多,比如“盖三不盖四”、“背水路不通”等等。无论谁家盖房,都会选春秋那几个月,因为冬季天寒地冻,挖不开地基且容易摔伤,夏季雨水多,砖头会潮湿不坚固。
但现在技术发达了,各种施工器械远比早年先进,而且盖二层的时候不用挖地基,所以施工队根本不在乎时间,揽到活儿就敢干。
别人的通知书都到了, 就剩笑笑的不到, 莫非他闺女的名额被人顶了?
倒不怪唐墨多疑,在他七八岁的时候, 石桥村老支书的侄子选拔当兵,军绿色的新衣裳新被子都领回家了,门口还绑朵大红花,特别威风。
可是过几天没动静了!多方打听才知道, 市里有个官儿把自家名额顶了。
老支书不甘心,聚集十几个青壮劳力去讨公道, 最后啥也没捞着,生生气病了一场。
唐墨找的这个工头是外乡人,在邻村租了空院子吃住,每天早出工晚歇工,活儿撵得很紧,八月上旬就盖起房子,还把楼上楼下全铺满了瓷砖。
浅色白瓷砖平平整整,光滑鲜亮,衬得屋子比往日亮堂许多,唐墨来回走了两遭,忍不住咂嘴:“自家住的新院子都没铺这么多瓷砖,旧院倒花钱铺上了,唉。”
工头哈哈大笑:“掌柜的甭心疼,俺跑了仨拆迁村嘞,瓷砖铺上就管赔,能赚回来!”
“但愿吧,借兄弟吉言了。”唐墨跟人寒暄几句,结清最后一笔尾款,就锁了门直奔平村镇。
盼了那么多天,笑笑的录取通知书总算寄到了,割点儿肉全家庆一庆,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