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五十八章 楔形阵列
“命令江马军停止前进,神冈备,蛇尾备向前前进,布楔形阵列!”
所谓楔形阵列,又称为斜线阵列,就是一改平行战列,将阵势布成跷跷板般一头高,一头低的阵列。
历史上第一次使用,古希腊底比斯的名将伊巴密浓达,在留克特拉战役上击败斯巴达时采用。
当时伊巴密浓达为了击败希腊陆战第一的斯巴达,将优势兵力集中在左翼,使左翼高于右翼,以强大左翼突出接阵,率先击破敌军,以保护弱侧右翼的战法。
不过这一战法后来在弗烈德大帝手中,做了改进,变成专门适用于火枪射击的战法。
上杉谦信将手一扬,止住两将的争吵,将马鞭指向李晓军的军势,言道:“刚才武田军三个备队中,中央的备队最快完成列阵,这支应该是李晓从信浓起家的常备,跟随他最久,故而最是精锐。其次是左翼的备队,而右翼举着三阶麒旗印,我猜应该是飞驒江马家的军势,而江马军集结军阵最慢。”
“所以不必理会武田家的军势,首取江马军,先打垮他,如此李晓的阵势,将不攻自破!”
当李晓远远望见上杉军的骑马队开始向他左翼运动时,他已经明白上杉谦信的战术。
上杉谦信正是要攻击他左翼最弱的江马军。
该死。
李晓效仿伊巴密浓达,弗烈德大帝的楔形阵列,并非是用来进攻,而是用来防御,他要以神冈备,蛇尾备突前,以掩护弱侧的江马军,更重要是集中铁炮火力优势。
小岛弥太郎奋力驱策着胯下战马,向前奔驰,他的身后正跟着上百名上杉家的旗本骑马队。
骑马队中他们无一不是上杉军精锐的武士,不少人都跟随过上杉谦信统一越后,出阵关东,小田原战过北条,川中岛力敌武田信玄。
李晓暗暗握住马鞭,攻击他左翼的江马军,如此他神冈,蛇尾两个备队的铁炮就用不上了。
终不能让他的铁炮学弓箭一般,越过江马军头顶,向上杉军射击吧。
本来还想用西国方阵,给上杉谦信一个惊喜的,但是上杉谦信果然不能小视,避重就轻,一下就让他精心准备战术,无法用上。
李晓暗暗如此想到,随即他脸上释然一笑,战场之上若是能事事如意,那才是意料之外呢。
不过上杉谦信的战术,我李晓也不是没有应对之策,既然如此,就你见识下我两年治军之成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