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章 踏征程
炒股,也是这个时候开始流行的。像杨百万、李百万的炒股大户,这个时候都混得风生水起。不过炒股也需要资金,而且对于偏远山村的村民来说,这都是大城市的人才会做的事情,理念上也接受不了。
还有就是做个体户,叶青天记得,这个时代,有一些个体户目光远大,借着北边某超级大国解体的机会,从国内贩卖生活必需品,到该国换取皮衣、机器设备等奢侈品和工业产品,然后再到国内售卖,着实发了一大笔。
但这个行当不说资金,就是生意头脑,一般的村民也不具备。
到发达地区打工,也是一条路子。不过叶青天知道,村民们外出打工,挣不挣到钱还两说,就是能挣到钱,家里的活计、留守儿童的教育都是问题,甚至可能会引发一些副作用。
外出打工、做个体户、炒股、做互联网,看来都不适合推广。
接下来的几天,叶青天过得很简单,也很有规律。除了练功、到海里游泳练体能之外,就是看书、陪伴家人。
之前父母一直发愁的学费问题,也基本上有了着落。村里乡亲凑的费用,加上父亲、大哥向工友借了总共七、八百元,还有姐姐叶青云寄来了近500元,加起来接近三千元了。
虽然叶青天一再说钱已经够了,他到学校可以勤工俭学,边打工边学习,但父亲依旧固执地要多准备点钱。他担心叶青天打工受委屈,还会耽误学习。
叶青天也没有办法阻止。他自己黑吃黑得到的那四万多元,可不敢表露出来。要是被一向古板正直的老爸知道自己的钱来路不明,肯定会雷霆震怒。
关于这笔钱的用途,他一部分要用来练功提升实力,一部分要想办法给家人还债,还要给朱太帅以及诸位乡亲发家致富。
叶青天经过反复考虑,觉得比较靠谱的就是发展渔副业,进行产品加工。
像渔具的制作、海产品的加工,这些经过简单的培训就可以上岗,让大家不出远门就能打工赚钱,还是可行的。
另外一个就是旅游业。他知道,西岭市虽然贫穷,但是依山傍海,风景优美,只要能够发展旅游业,还是前景诱人的。
但他必须有个合情合理的借口,不然无法解释清楚这些巨款的由来。在那个时代,万元户都是让人仰慕的存在,他这近五万的现金,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叶青天有很多致富的想法,毕竟比起别人,他多了近二十年的见识,可谓先知先觉。不过他需要个契机。
首先要说明这笔资金的来源,不然就是“巨额财产来源不明”了;另外就是让乡亲们理解、接受自己的项目和想法。
依靠打渔和种地,明显是入不敷出。对于乡亲们来说,要致富必须另找门路。而且致富项目必须要符合西磊村的实际,村民们还得力所能及。这两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
这个时候,正是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期,但是互联网门槛较高。不但要有技术,还要有巨额资金的投入。根据记忆,叶青天知道,今后的几年,互联网虽然在发展普及,但是从业者基本上属于烧钱的阶段,要想实现盈利,那是若干年之后的事情。这条路明显不适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