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章 草书如蛟,行书如龙
翰林侍书柳春风哂笑了起来,不言语。
礼部郎中范闲笑意玩味。
两人虽然不擅草书,可眼光不差,一眼看了出来,这纸草书里有蔡明天的痕迹,再笨的人也能猜出来,这是蔡明天得意门生周素怀的考卷。
但有不得不说,蔡明天还真没有破格徇私。
这是一幅草书词作,出自大凉兵神岳精忠的传世精品《满江红》。
临安五大书法家,齐聚四位,就差一位以自创柳体字傲视大凉的河东柳正清——这位相公致仕后养老临安,很少出现在人前,倒是培养出了个好孙女。
悬名《咏絮录》的柳隐,就是这位老相公手把手培养出来。
很快,诸位从考官取出了十份最优考卷,然后聚集在主考官宋徽的桌前,准备拟定名次——这个时候,需要精通行草楷三种字体的宋徽来拿定主意。
十中取五。
整个艺科,一共只取二十人,琴棋书画各五人。
这一纸草书龙飞凤舞,宛若青天流云来去无痕,每一个字都在述说着狂傲之姿,字词相连一气呵成,钩丝竖剑横刀,铁钩银画之间,磅礴气势骤生,如蛟蛇出海。
宛若大河之水天上来,一泄千里。
宋徽拿起国子监主簿蔡明天选出来的第一份草书考卷,小心翼翼的铺展开来,一边笑道:“能入蔡主簿法眼的草书,不知何等造诣,怕是要成为今次书法项第一罢。”
字如其人。
擅草书的蔡明天有狂儒本色,曾笑言行书我不如柳正清,楷书不如柳春风,但论草书,临安我第二,谁人敢第一?
可见其狂。
众人视线落在那一纸草书上,神色各异,皆有赞赏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