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象的四分之一 其之十一
“父亲大人?”
“嗯,是这样的。你们的父亲,对她开了这样一个玩笑——‘不知道你是否有办法联系到你的鲍勃,而不被伊芙听见?’(注1)。在我这位学姐看来,她投身于密码学研究,就只是因为你们父亲的这句话。”
如此说着的母亲从包中又取出一张白纸,用羽毛笔在纸上书写着。
那是一些非常简单的文字,非常简单的构图:
信源——〉讯息——〉发送器——〉信号——〉空格——〉接收的信号——〉接收器——〉讯息——〉信宿
然后,母亲就像做了一个自然而然地转折。
“不过,要是问这个世界上谁是最爱你们父亲的人,如果让我来回答,我的答案会是爱丽丝。”
只觉得空气都仿佛在不经意间一滞。就连一直在不知道思考着什么的海原光贵,在听到这句话的时候也不禁有一丝僵硬。
这是何等的令人不可理解。
不可理解的不仅仅是母亲话中的真意,也同样包括母亲在说起这个话题时,那种不带有一丝恶感的怀念。
写完这个类似于公式的式子,海原夫人想了想,在“空格”这一位置下方加上一个箭头,标上“噪声”的字样。
“这就是爱丽丝在研究密码信息的过程中完成的模型,完全效仿克劳德·香农的通讯理论构建的模型。爱丽丝将这个模型中的信源标示为’思维‘,将讯息标示为‘个人现实’,发送器则通过’能力开发的功效‘来完成。而信号,自然也就是‘能力’。前半段就是超能力开发的本质,它无疑是信息的,这符合我们对于能力和世界的理解——世界是信息的,也只会是信息的。爱丽丝的贡献在于她提出了一个顺理成章的假设:既然超能力这个过程可以等同于香农的模型,那么它也自然应该有着对应的后半部分。即是说,就像通讯一样,将能力在另一点上近似地再现出来是完全可能的。”
理解这个概念对海原兄妹来说绝对不困难。但正是因为太容易理解,他们不禁面面相觑。
爱丽丝竟然说,超能力中理所当然地应该存在着后半部分?
“觉得很奇怪吗?”海原夫人笑了笑,“确实,思维是不同的,个人现实也是不同的。不过正如克劳德·香农早就证明了的:‘讯息往往带有意义。也就是说,根据某种体系它们指向或关联了特定的实体。但通信的这些语义因素,与其工程学问题无关’。用爱丽丝的代换模型来重复这句话,也就是说‘个人现实带有意义,它们会指向和关联不同的人。不过,这种关联与能力的构成无关’。事实上,爱丽丝甚至用类似香农计算语言和图像的信息量的方法,将能力同样视为随机过程,切实地计算出了各种‘能力’所包含的信息量,而无关能力者自身。这听起来简直不可思议,不过仔细想来却又不是什么难以想象的事。穹乃,你来回答一下宇宙本身的运算能力是多少吧。”
海原光贵轻轻捏了捏妹妹柔软的手掌,示意让他来主导问题。就像穹乃突然在一起“爱丽丝”这个名字一样,他也不可避免地在意起了这个名字背后的东西。
刚才母亲似乎说了,那是很久之前,由爱丽丝完成的理论……
“那位爱丽丝,难道很有名吗?她研究课题是什么?”
海原光贵很难去想象如同叽盐碧这样的能力者的会在遥远的过去就有所预言。如果这是真的,那这背后的故事未免也显得太过漫长。由于不想让妹妹知道他的怀疑,所以他用了一种不会被妹妹注意到的提问方式。
“其实这个问题,你们的父亲更有回答的资格。爱丽丝的之所以投身于她的研究,只是因为你们父亲的一句玩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