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 舌头下面压死人
还有人猜测:就算庄子没有报仇的想法。做一个弟子,侍奉杨朱终老。可当侍候杨朱侍候得烦了,杀死老年杨朱也有可能!
一!报仇了。二!减轻师父杨朱“生不如死”的痛苦。病痛中的人活着是很痛苦的,还不如死了的好。三!减轻自己的负担!不侍候这个老不死的了,我庄周就自由了。
没有办法!有人就这思维、就这脑子!人家就是这么想的!叫什么来着: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外面的暴雨慢慢地停息下来了,稷下学宫内,各个院落里先生、学生们的谈论,也告一段落。
除了这处师生之间瞎扯外,其他地方,也有人夸奖庄子的。这个人不是别人,也就是后来的历史名人宋钘。著名哲学家,宋尹学派创始人及代表人物。
然后!象征性地喝了一口茶水,说道:“你可以探问他当年与杨朱在哪里隐居的啊?然后!去调查探访一下?他的师父是如何死的,坟墓在哪里呢?把杨朱的坟墓给挖了,看看里面的情况?……”
“尸检啊?”
“对!尸检!”
先生得意地笑道:“要是他把师父杀了,哪里还有坟墓,还不抛尸荒野?是不是?或者!坟墓里根本没有尸首。”
这位先生,就是这么说话不负责任,完全凭空瞎扯。就算你追究起来了,他也能推干净。
孟子和庄子都很尊敬他,称之为“先生”。(未完待续。)
...
不就是大家在一起八卦吗?何必当真呢?是不是?
再则!学生也知道先生在瞎扯。大家这不是在一起瞎扯吗?所以!也就没有人把这事当成新闻,说是先生说的往外面传。大不了跟这位先生一样,也是在与他人瞎扯的时候,也这么去瞎扯!
也就在这先生与学生瞎扯之间,庄子又从一个“认贼作父”的人,变成了一个“杀师”的人。有不少人都这么认为的,庄子很有可能是假拜师,目的就是为了报仇。
就算庄子当时真的拜杨朱为师,没有一点报仇的想法,可不能保证,长大后不报仇!在某些人的思想观念里,就是这么认为的!父母之仇不共戴天,怎么可能不报呢?
庄子要是不报仇,不杀死杨朱,他都不是父母爹娘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