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大姐按完一盘肉丸豆腐块,说,“这道菜本来是要放好多新鲜的辣椒,但是妈专为不吃辣椒的爸爸,就做成糖醋的。”大姐动作飞快,十分钟就熟了。她自言自语:“还是家里老传统,各一半吧。”说完就盘上右边放辣椒粉。
江上轮船鸣笛,客厅窗子正对着朝天门码头,江北岸天边剩最后一抹光线。我们拉亮电灯,把桌子拉到客厅中间,安好凳子椅子,二姐夫摆了碗筷子,拿了餐巾纸。五哥端出他做的油酥花生,这是母亲最爱。小姐姐做母亲最擅长的泡菜酸鲈鱼,这样父亲也能吃。我做母亲教的六丝凉菜:红萝卜丝、海带丝、莴笋丝、粉丝、绿辣椒丝、豆干丝,说是她的六个孩子,丝丝不分离。
三哥做了凉面,放了绿豆芽。这是全家人最爱,轮到家里来客人,才能享有。
我们围着桌子坐下来。以绿茶代酒。刚举起杯,大姐说,“我先来说几句,基督教和佛教不一样,基督教的歌比佛教的歌曲好听,抒情,有时听得人直想哭,可佛教音乐呢,让人脑子一片空白。还有呢,就是基督教的蜡烛香,佛教的蜡烛不香。好了,不扯了,我只是想要弟弟弟媳妹妹妹夫们原谅大姐一向不会为人。现在呢,我们的妈妈走了,我保证从今天起,大姐像个大姐。大姐要你们大家动筷子前,跟我一起向上帝祈祷。”她闭目在胸前画十字,并诵念:
“求主降福此食物及饮料,以父及子及圣灵之名。阿门。荣耀归于你上帝,我们的冀望,荣耀归于你!阿门!”
她说,彩电死后,她信了上帝。
我给大姐道歉,说以前关心她不够。她马上说,她是心直口快人,只要你心里有大姐,就行了,钱不钱,你们要给那个妖精,就给吧。
二姐也对她说:“大姐,救人一命,你当时就该找我们大家借钱,大不了,大家都去给你彩电儿卖血治他的病。”
大姐笑了起来,马上又哭了,说,“二妹话说得让人心里温暖。”
血浓于水,我们都是从同一个亲妈肚子里钻出的孩子,是母亲的手心与手背,嫡亲姐妹,一点假也没有,不管吵得雷阵雨翻天,瞬间就会烟消云散。如同刚才在江边我朝她们吼叫,说那些含着杀伤力的话,彼此就像什么事也没发生一样。
我们跟着她说。大姐有意思,把餐前餐后的祈祷词放在一块儿。我不相信她信主之后,每顿饭前都会如此做,不管她做了多少,有这份心就好。
三哥说起女儿在英国上会计学校,准备与做医生的男友结婚。五嫂说独生儿子将从技术学校毕业,说是守礼替他找到海尔公司当推销员工作。二姐说,明后年靠近长江嘉陵江交汇处的乌龟石,本是个有神话故事的古迹,因为三峡水库修成,长江上游河道加宽,疏通河道,要被破坏炸掉的政府计划。大家听了,叹息不已。三哥说,从成都到西藏的铁路已经通车,以前去西藏只能坐很长时间的汽车或乘飞机。坐火车能逐步适应高原气候,还可沿途欣赏风景。
三嫂说,等女儿结婚后,她和三哥想去西藏度个假,他们快银婚了。“文革”大串联他什么地方都跑遍了,就是没去看布达拉宫。三哥说,大家听好,到时想赖账可不行。
汤鲜美极了,泡菜酸鲈鱼奇嫩无比,凉面辣麻恰到好处。可以说,每道菜都可口,我从心里称赞姐姐哥哥做菜手艺超群。可我胃口不佳,也没谈兴,一杯接一杯地喝茶水。每个重庆人说话都是高声调,抢着说话,我的家人也不例外。
我上卫生间。窗子开着,一片漆黑中有点点灯火。以前我也从这儿看过同样的风景,这一次却感觉不同,觉得那漆黑中透着寒气,浸入骨髓。
大姐看看手表,已快六点了。她建议我们几个兄弟姐妹一人做一个妈妈,不,还有爸爸生前做过的菜呢!
5
人一多,厨房就显得窄小了,不过因为是姐妹,挤着就挤着,高兴打下手,理个菜,切个肉,剥个鱼。三嫂让她娘家来帮忙的小姑娘回家去了。二姐怕油烟,说起父亲不吃辣椒,不停地喝老坨茶。不过她之前就让厨房那姑娘帮了她,早早就做了腌笃鲜,用老柴鸡炖干竹笋,加了腊肉片。瓦罐汤锅小火炖。二姐说这是父亲教她做的汤。
大姐在客厅,往猪肉肉末里加淀粉盐和姜末蒜,在手中捏成丸子,按进切好的豆腐方块里。大姐有意卖关子,对三嫂五嫂说,这是母亲忠县乡下的秘传美味,过年才做。但是得自个推磨磨豆浆,点豆花,做老豆腐,味道才能纯正。
记得小时候家里做过一次点豆花,是幺舅的生日。也正好是当知青的三哥要回来,母亲和父亲忙了一夜一个早上,父亲推磨,母亲送豆子到石穴里。那磨从七号院子借来,用后清理干净。母亲和五哥小姐姐还到七号院子去。母亲还磨时送了一包豆渣。在那时这可是好东西,放点青菜叶子丝、油盐,就是上好的下饭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