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超深洞!
更关键的是,人面对黑暗和未知空间的时候,承受的心理压力是相当大的,而要是谁孤身一人垂直进入洞穴上千米深,中间那种漫长的、窒息般的恐惧感,都足以让人发疯。
这个平台的面积超乎我的想象,几乎有上百平方米,上面堆积着几盏探照灯,各种吊装器械,甚至还有扎营所需要的装备,留守的工程兵帮我们解开牵引器的束缚。
直到完全解放之后,我才有机会打量这个凸出的平台,这块石头的表面很宽阔也很平坦,先期下来的十个人已经休息了一会儿了,他们正在讨论怎么样到洞穴的最深处。
等叶秋和卫青、陈维国都解开了牵引器之后,我们也加入了讨论。
谢秋刀也在,我凑过去向他了解了大概的情况,他说目前两个小组的专家产生了分歧,正在针对下去的方案进行设计和论证。
“下面是什么情况?”陈维国也是专家,他敏锐地察觉到了现在的状况。
除此之外,洞穴内部阴暗潮湿,而且地形崎岖,所以衣服和靴子也是特制的。
还有武器,上次在东海我们大部分用的五六式半自动步枪,但无论是阻击海岸边的怪物,还是拦截丛林中的鬼影,我们的火力压制能力严重匮乏的缺点都暴露无遗。
所以这次,我们全都带的五六式冲锋枪,近距离能力够强悍,子弹带得满满的,至于远距离狙击……地底的环境太暗了,缺乏远距射击视野,可以不予考虑。
我们收拾好装备出发,不过这时我才发现,很久没有接触的卫青竟然也在我们这一组,他还是那副冷峻的样子,但是有他在,我总觉得多了一层不确定性——卫青向来是哪里最危险就去哪里,上次在极渊我就差点被黄泉水给冲落悬崖,我可不想跟他一起玩命。
先下去的是老谢他们组,然后是第二个小组,我们最后。等他们都到达了吊装平台之后,我们才开始挂上牵引器。
那群人里有一个戴眼镜的专家抬起头,回答道:“这是一个超深巨型洞穴,垂直深度超过了一千米,而且根据仪器的探测,深处的洞穴体系也相当复杂。我们正在考虑,要用什么样的方式下去……”
陈维国和另一位专家的讨论,将这个洞穴的大概面貌勾勒了出来。
首先,这个洞穴深度达到了惊人的千米级别,而且千米之后的区域属于我们还未探测的未知地带,下面是不是更深,是否还有更为广阔的空间,我们暂时都还不得而知。
要知道,世界上已知的最深洞穴“克鲁布拉山洞”也才不过两千米,而我国更是至今为止都没有发现千米级别的超深洞。也就是说,相对于如此复杂曲折的洞穴体系和令人绝望的深度,任何人既有的经验,都要从零开始。
而且这个洞穴是垂直的,理论上来说要么绳降下去,或者用吊装机械把人吊下去,但是……我看了看绞盘外侧堆积的绳索,或许上千米的长度是有的,但是要知道我们这里可有十几个人,要是一个一个吊下去,那个时间耗费可就太严重了。
有了进入极渊的经历之后,我对这种落差极大的下坠已经有了一点适应能力,但是当你看见光线一点点从眼前消失,四周的环境由开阔明亮逐渐变为阴森幽暗的时候,人总归还是会有些不安的,这是人的本能。
我借着黯淡下去的光线打量着这条狭长的裂缝,入口处大概有三四米宽,两侧都是嶙峋的洞岩峭壁,我小心翼翼地控制着身体的摆荡,避免被尖锐的岩石刺伤。
光线越来越暗,但是那种逼仄感已经消失了,我下坠了估计有五十多米之后,感觉所处的空间正在扩大,四周甚至有呼啸的风声,我猜测这个裂缝底部的洞穴,应该是一个喇叭状的结构,越往下就越是宽阔。
天光在延伸开的黑暗中被渐渐吞没,头顶的光芒微弱的好似一朵烛光般摇晃着,很快仅剩的光线就完全被黑暗所掩盖。我颤颤巍巍往下看,只看见底部亮起的光柱直射上来,那应该是先下去的队伍在为我们指引方向。
牵引器下放的速度很稳定,我们这组人很快就下到了平台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