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3章 皇后失败了
他果然是帝王,且有望中兴之主,心志竟如此坚定,甚至连十一娘都大感意外,在贺烨面前,她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浅薄,她或许不重权欲,但仍然会受私心所限,至多是在公私之间权衡,企图寻获平衡以及两全,十一娘不敢想像当必须舍弃其一时,自己会如贺烨一般,坚定不移。
“至于施延,他对社稷无功,却对我,有救命之恩。”贺烨垂下眉眼:“将他处死,或许能够减少我对兄长几分愧疚,但对于阿兄而言,其实并无公允。”
十一娘心中一沉,她知道自己到底还是没有能够瞒骗过去。
“我既然放弃深究,便不打算再自欺欺人,施延无法公开得释,让他畏罪自尽罢。”
这当然只是一句说法而已,贺烨的言下之意,是私纵施延,让其隐姓埋名,但能与老妻弱子,安享余生。
世间也许只有十一娘,才能理解他此时的痛苦,因为在世人看来,九五之尊,帝王权术,原本就容不下温情与恩义,可贺烨直到此时,仍然是固执的,他不愿做流俗中的帝王,他有形成已久的底限,他有温情的坚持,虽然也有狠绝的舍弃。
步伐不由变得温柔。
“我要召见臣公殿议,当众宣告,莒世南虽犯弑君之罪,但因其功不可没,特例免死,流放岭南充军。”
十一娘心中震惊。
这一晚,她其实想得最多的是,怎么替莒世南求情,但又不忍心开口,因为她对贺烨的挣扎,十分感同身受——贺衍并非罪大恶极,更远远论不上死有余辜,他是贺烨的亲人,如今察明崩逝是乃迫害,必定痛恨凶手,换身置位,十一娘肯定自己做不到如此宽容。
他这是将所有的愧疚,一力承担肩头,既已经辜负兄长,又何必再负施延。
“伊伊,你之心意,我能感受,并能接受,但我不想瞒你,我知道这件事,确然与阿翁有关,我无法将阿翁治罪,因为阿翁之所以这么做,都是为了我。”贺烨长叹一声,伸手,轻抚十一娘的鬓发:“我一度认为兄长是我心中,至亲至重,曾经或许如此,直至昨晚我才意识到,其实人都难免私心,连我,也是如此……阿兄已经不在人世了,但我还活着,我既活着,就不想失去阿翁,更不能失去你,我是因为自己,才背叛手足之情,你与阿翁,不应再有负担。”
晨光中,无比温情的男子到底无法轻松微笑着,他移开目光,也收回了轻抚。
她没有想到,并不待她规劝,贺烨竟会如此坚定的宣布莒世南能得免死,而且是光明正大的免死。
岭南虽远离政治中心,且充军亦算重惩,更不说世人看来,岭南乃瘅毒之地,莒世南已近年迈,虽得宽敕,但等着他的,仍是一条受尽苛厉老病偏远的绝路。
但当年急公会义军曾深入岭南,并废除韦太后执政时期条条暴/政,让土族及民众都得安居乐业,可以说怀恩王贺珝及其部下在岭南声望甚高,莒世南即便是充军,也不会有人待以苛厉,且莒世南深谙雌黄之术,自能克制瘅疠,贺烨如此决定,看似重惩,其实根本便是宽容莒世南往岭南养老。
十一娘当然为莒世南感到庆幸,但又为贺烨感到忧虑:“圣上公开宽赦莒世南,只怕……会有小人物议圣上忘恩负义。”
“对阿兄,我原本便是忘恩负义,受到谴责也是应当。”贺烨神色端肃:“莒世南潜间吐蕃之功,及甘愿出首护我声威之义,虽不能宣告天下,然就凭其幡然悔悟,致使王叔珝当社稷危难之时,决断罢止内乱对抗突厥,免去万千苍生幸免战火,此等功劳,足够免死。且,之所以造成急公会逆乱,我贺周皇室负有不能推卸之责任,宽敕莒世南,向天下臣民颁布罪己之诏,乃我理当承担之责,唯有如此,才能让臣民体会我这君帝,确然痛下决心改革积蔽,将来会有太平之治。社稷强盛,远胜君主一己生死,我要让今后子孙,谨记此则,这才是国祚延绵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