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0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天可汗 > 第六十二章 出发

第六十二章 出发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庞二牵着马,三娘方俞忠等侍卫也骑马跟上,出得大门,只见街上一众飞虎团亲卫已整装待发。这时王昌龄、张九龄、杨思勖、张五郎等文武幕臣也从亲王国出来了,全都骑马未坐车。

当然吐蕃也是号称五十万,席卷而来的人马中很多奴隶牧民是没有战斗力,饶是如此总是比唐兵多很多。

这回和上次去陇右做刺史不同,上次可以带小妾,现在掌的是兵权还带妾室就很荒唐了。他常坐的那辆松木马车也不带,而是骑马代步。

又是数倍于己的情况,众将的脸色都有些凝重。这时薛崇训宽慰道:“犬戎来的人多是他们的优势,但游牧人也有致命的弱点,他们承受不了太大的损失,因为他们恢复能力很慢。相比之下我大唐万里疆域战争潜力雄厚,只要下定决心与之打到底,犬戎必败!”

但孙氏仍然带着一行美人送到前府。庞二牵了一匹高头大马过来,薛崇训翻身上马想了想又道:“我不在家的这些日子内事岳母大人作主,外事不能决就告诉我的母亲。”

一番礼仪之后李承宁便说道:“来人,赐酒,朕祝晋王早日凯旋班师。”

薛崇训便叫他唤信使进来。军士刚要出去,李逵勇用手抓起一块羊肉递了过去,那军士急忙接了出帐。

皇帝的仪仗前,只见坐在正中的仍然是李承宁,他在名义终究是天子。而太平公主和高太后只能坐在一侧。

过得一会,一个头脸包得严严实实的风尘仆仆的汉子就被带了进来,把书信躬身递上。薛崇训刮开封漆抽出信件浏览了一遍,随即递给张五郎,正色说道:“黄河南边的积石山据点被犬戎夷平了,刘讷得到消息犬戎此次号称五十万,来势不小啊。”

到得明德门果见四周五步一哨卫士林立,宫廷的人和朝臣都在那里等着相送。薛崇训这一去拥兵三十余万又远在西北,是国家头等大事,自然让满朝文武额外重视。

这时的西北形势仿佛是一个轮回。吐蕃刚刚崛起之时,西海(青海)以东全是唐朝控区;以西的鲜卑人地盘(吐谷浑)是唐朝的附庸,作为缓冲地带。而吐蕃想要的就是兼并吐谷浑及黄河地区的水草肥美之地。

他腰挎佩刀一身百炼钢皮从起居室走出来,一走起路来就响起金属的叮哐摩擦声。一堆女人戚戚然面有不舍,连断腕的大蛮都来相送了。有的眼睛红红的问他何时回来,有的让他注意安危云云,搞得薛崇训心里也软软的几乎要吟一句自古多情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不过出征和其他离别不同要图个吉利,不能说太萧瑟的话,他想了想便叹道:“家里就是一个围城。”说罢大步而走,头也不回地又说了句:“打了胜仗就回,不是很久,你们别送了。”

后来吐蕃越来越强盛,先后吞并了吐谷浑及东面地形险要的各要塞,不断袭扰河陇平原,唐朝处于极度被动的状态。终于在两年前程千里和薛崇训大胜一场,乘胜夺取了石堡城诸险地、收复吐谷浑、占领积石山以北的黄河流域,形势得以逆转。

时节已进入初秋,前几天的天气仍旧如夏日炎热,吹的风都是热乎乎的。待下了一阵雨,风中才带来秋的凉意。秋风不仅凉爽也带来了战争的气息,每当这个时候便是与游牧族冲突的多事之秋。等薛崇训穿上太平公主送的那身百炼甲时就愈加感觉到秋肃杀伐之气了。

此次吐蕃便是想重新夺取吐谷浑之地和河陇平原的入口,只有这样才能打通东线,对唐朝腹地造成一定的威慑;否则唐朝有恃无恐并能及时支援其他地方,吐蕃在西域、西南战场都很难有建树。

张五郎道:“从朔方、河西各镇调集的人马还在路上未及成军,咱们也不用急,等汇合之后再与之周旋……犬戎出积石山就可攻吐谷浑,就怕吐谷浑人抵挡不住。”

薛崇训点点头向大门口挥了挥手道别,然后喊了一声:“出发!”一众铁甲骑士便跟着他向安邑坊坊门的方向奔去。经过亲王国门口时,只见许多官吏正站在门口,见得薛崇训骑马过来便躬身立于道旁行礼,薛崇训没搭理率兵长扬而去。

这时杨思勖的干儿子杨猛说道:“听说吐谷浑号称控弦十余万,连一月半月都挡不住也太可笑了吧。”

一个骑士下马道:“禀王爷,陛下和太平公主殿下率百官去明德门了。”

张五郎点点头:“吐谷浑人知道咱们大唐会调兵增援,应该能坚持一些时日的,关键还是要看咱们与犬戎的大战胜负,万一受挫,吐谷浑人肯定又会向犬戎纳款。”他的脸色有些凝重,因为唐军这次集结的各地军队最多十来万。虽然薛崇训号称拥兵三十余万人马,但各地军镇据点仍需要人驻守,北方还要防范其他部落,能集结十万人马已是不错了。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