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骤变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默啜的妹夫火拔颉利及石阿失毕等人纷纷上前表态效忠,默啜的儿子小可汗托西和杨我支面无血色也只得放弃抵抗屈膝称臣。杨我支没什么实力,托西却有兵权和支持者,不过在这种形势下又无准备他可不敢贸然撕破脸:此时支持阙特勒的人太多,暾欲谷部落的军队就在眼前,打起来真是束手待毙的局面。
黑沙城会战的失利后,军队和牧民源源不断地向戈壁带逃走,阴霾的气氛笼罩在所有突厥人的心头。默啜本人是长久地处在愤怒的心情之中,他原本认为这场战争会持续很久,但没料到唐人进攻如此果断奔放,一夜之间情况就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暾欲谷心里的道理很清晰,他在阙特勒旁边小声道:“托西既然表态臣服,你且先安抚暂时少生枝节,但不能对他们掉以轻心。”
北方苦寒并非只中原的认知,恐怕连草原人也这样认为,所以他们本能地不断试图南下南下再南下就像迁徙的候鸟,只是那个方向不是有一堵堵高墙就是有激烈的甲兵抵抗,没有哪个种族愿意放弃自己的生存空间。正因如此,当突厥人被迫要向漠北地区转移时,所有人都认为这是最大的失败和耻辱。
阙特勒现在对岳父既信任又依赖,可以说是言听计从,便扶起托西等人道:“同是阿史那族的人,又是兄弟,咱们理应兄弟同心一起让大突厥汗国重新振作起来!”
没一会儿暾欲谷军队里面就走出来了阙特勒,他喊道:“因默啜一人独断专横,致使我突厥汗国步入今日之境地,默啜已死,余者只要放下兵器则无罪。”
阙特勒说道:“默啜可汗疯了,他完全不管对错肆意妄为,汗廷恐不再长久。”
其岳父暾欲谷也大声道:“阙特勒,英明可汗骨咄禄大汗之嫡子,以前就曾受遗命继承汗位,今日众望所归重新带领突厥各部落重整旗鼓,你们难道要违背天意去和新可汗作对吗?”
默啜此事干得非常不得人心,不幸汉人的血泪洒满一路,冤魂的哀鸣仿佛形成了一股怨气在整个草原上阴魂不散。就连很多突厥贵族也私下诟病此事,心有不满。左贤王暾欲谷便对前可汗之子、他的女婿阙特勒说:“筑尸于道,本来是为了显示武功将敌军的尸首筑于路旁的行为,以此炫耀征服与恐吓敌人。今番我军大败,却明目张胆地滥杀无辜,与事何益,又能炫耀什么?我不觉得有什么好炫耀的,反而会让天下人耻笑!”
一老一少唱和之下,加上默啜也死掉了,绝大部分部落首领和贵族都认识到了眼前的形势,再僵持下去还有什么意思?众人纷纷弃了兵器,伏倒在地喊道:“可汗英明,我等愿追随左右。”
但此时突厥内部死伤失踪者不计其数情况混乱,要查出这事儿谈何容易。暴戾默啜的怒气无处发泄,又将仇恨转移到了致使他失败的汉人身上,时突厥各部落都有许多往年从边境地区俘虏劫掠来的汉人奴隶,于是默啜下令各部落首领上缴奴隶,并将手无寸铁的无数奴隶屠戮,砍下头颅堆在通往漠北的各处道路上。
阙特勒面露红光,一扫败仗之后的阴霾,神情之间掩不住的喜色,忙好言安抚众人,一时间前呼后拥很多部落都争相向前支持效忠,一片大好。阙特勒没想到登上汗位竟是如此容易,心下暗自感叹成事非得抓住时机,若是在以前无机可乘之时就算花再多力气也是白费,还不如在适当的时候拿出胆量奋力一搏。
汗廷的所有部落贵族几乎都一致认为唯一的出路只能去漠北才能重新站住脚跟。默啜也认识到了自己的唯一选择,只是他非常不甘和悲愤,当着众人的面咆哮:“背叛,这是背叛!唐人如何能在月黑风高之夜准确找到我中军的方位?若不是有人背叛了我在其中为敌内应,绝不可能这样,一定要查出是谁干的,我要将他碎尸万段!”
大军停了下来,阙特勒就地站在贵族们面前确立了自己的权力。默啜刚刚一死大势便成,突厥各部落都倒向过来,默啜的那些妹夫、儿子们见状也没有能力来反抗了。算来新可汗阙特勒的父亲和默啜是亲兄弟,默啜的亲戚也是阙特勒的亲戚,但这些人在默啜在位时受重用,在阙特勒这里的日子肯定没那么好过。
各个部落还能集结大批的勇士,默啜身边的残兵败卒聚拢也人数可观,但战争某些时候并不全是战争资源的较量,较量的是一种自信。战胜的一方会获得极大的信心和经验,掌控主动权越打越顺;反之失败者只能在担忧消沉和疑神疑鬼中自缚手脚,而且形势极为被动,默啜很难聚拢人心鼓舞士气再让突厥人去拼搏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