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谈笑
这些出身书香门第或是世家的人,物质生活好也并显老,三十岁依然还很年轻。这个时代只有底层的劳苦大众,就说食物每日通常只能吃粟米或糙米煮的饭,难以下咽营养也不好,又负担了沉重的劳作便老得快,很多三十岁就跟四五十的人似的。
薛崇训率军北上许多天,不费一兵一卒一刀一枪尽收关北、安北地区的大部分城池军镇,张仁愿檄文号称的控区急剧缩小到接近零点,三受降城外围的地区都变了颜色。
中军一行文武,看起来都十分年轻,薛崇训靡下大有少壮派的景象。张五郎殷辞鲍诚李逵勇等大将都是不到三十岁的人,薛崇训也是今年才将要满三十,张九龄这样三十多岁的人算是年龄大的,甚至还有王昌龄这样十几岁的少年郎也时常位列左右深受重用。
如此形势,恐怕是个瞎子都看得出来大势所趋的景象。
张九龄自前几年的权力斗争后便不得志,回家修了几年的路,现在复出果然是有所进取的心思,总算是时不时在履行幕僚谋士的职责了。除非实在太不靠谱,薛崇训大抵也是会虚心纳谏鼓励他的。
虽然曲调在众将听来奇怪,但这歌唱得慢,歌词大伙大抵是听懂了的。此情此景唱出这种暮气沉沉的歌词,显然是让人有些无语的。
杨默哽咽道:“臣当效死守土!”
“哈哈!”薛崇训大笑了一声,心情一好便唱起歌来,“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薛崇训点点头,转身欲上马,一个侍卫上前扶他,但被他一把推开了,虽然盔甲沉重但他还是成功地一下子翻了上去。在华清宫受的那处剑伤已好利索了,此时毫无压力。他一夹马腹,便策马从军队队列侧边飞奔北去。
身边一个文官附和道:“王爷春秋鼎盛,大业尚且开头,定然彪炳青史受万世仰慕。”
但三城依然掌握在张仁愿及其军事集团的手里,这三处地方的兵马甚众工事坚固,才是真正的问题所在。
幕僚们很快听到一声高歌:“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神木镇。”
“建功立业就得趁早啊。”薛崇训没头没脑地发出了一声感叹。
……张九龄建议善待神木降军将领的谏言无疑是非常理智的,杨默官复原职,官军下榜安民秋毫无犯的事儿很快就传遍了近作地区。
见到一个个的鬓发乌黑,看不到多少岁月的痕迹,薛崇训心头也因此亮堂通达了不少,心情大好。仰头一看,今日天气大好,太阳已悬在半空放射着万丈光芒,映衬着蓝蓝的天空,世间充满了阳光。
大军屯在神木镇没多久,就有许多郡县的官僚武将密遣使者或亲自跑到军中归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