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出发
百姓听罢赞不绝口大呼修了功德。
有人没好气地说道:“咱们披甲是杀敌立功来的,州郡的事儿关咱们鸟事谁爱去谁去,咱们去作甚?不是还没造反么,调兵去那鸟不生蛋的地方看太阳?”
神策军和其他唐军的建制装备也差不多都是步骑结合,不过这种军费充足的军队条件便要好一些,所有人都是骑马的只是上战场有的要下马作战,以提高战时机动能力。步军一人一马,平时不会骑宁肯走路养马力,遇到紧急军情或是参与快速追击之时才骑马跟上骑兵快速调动,一天半天的路程马力尚可胜任,主要作用在于战术机动。
“薛郎,咱们接到了兵部调令,去赈灾?”殷辞等人急切地跑了过来就马上对刚刚从马车上下来的薛崇训说起话来,一旁的将帅们也一副不可置信的模样表情。
但是现在他们要连续走三百五十里地,骑马过去肯定要损失战马,于是殷辞下令走路,晚上也不睡,连续行军两天两夜预计可以到达目的地。殷辞等将帅只得不断鼓舞士气,众军疲劳非常不过无人逃跑,都坚持走下去了。
“出发!”薛崇训喊了一声,也不多废话了。殷辞便带着人马列队出营。
众将各自寻来亲兵到营房之间传达军令,不多一会儿便有一百多人陆续从各营走了出来到辕门里面的空地上列队。整理队形的时候,薛崇训居然听到“向右看”这句口令,心道有组织的军队确实更容易受到上层的影响。
兵器换成了铁铲柴刀也无盔甲,不过围观的百姓没人会把他们认为是苦工,军队的痕迹还是非常明显的。穿着一致的衣裳,协调整齐的队列,在此时也只有军队能如此。
“得令!”
长安居民十分好奇几乎没见过打仗用的官兵这么副模样的,长短兵器一概没有,他们干嘛去的,修工事么?
薛崇训也不解释,环视了一番周围的将领,说道:“传令队正以上将校列队。”
“那不是前儿进城的寿衣军么,你们要去干啥?”有老丈在街边问道。
众将不解地看着他,大多一副二丈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样子。
一个骑马的将领回头道:“岐州地震了,房子倒了活埋了不少人,挖起来还能活一些。”
薛崇训不动声色道:“我上的奏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