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四喜胡同
傅庭筠有些犹豫。
看见傅庭筠,她也大吃一惊,道:“小姐找谁?”目光狐疑地瞥了雨微一眼。
钱倒是拿得出来,就是买了宅子手头就没什么活钱了,恐怕赵凌来京都打点应酬的钱都有些捉襟见肘了。
傅庭筠定了定神,笑道:“这里是华阴傅家五老爷的宅第吧?不知道妈妈如何称呼?我是夫人的亲戚,从渭南来,还请这位妈妈帮着通传一声。”说着,将手腕上的银镯子脱下来递给那妇人,“这是当年夫人赏我的,烦请妈妈带进去给夫人看上一眼,夫人就知道我是谁了?”
吕老爷的宅子也找好了,请了傅庭筠过去看看:“多亏了简护卫帮忙,他一个朋友的家主致仕回乡,想把宅子卖了,在城东黄华坊史家胡同。我去看了,胡同笔直笔直的,既可以走马车也可以走轿子,旁边住的都是江南来京都做官的,进进出出的仆妇看上去都很规矩体面。宅子有三进,四四方方的,有二十八间房。去年秋天他们家主过寿,从屋顶到地砖,全都翻修了一遍,最少十年不用再动。那家开价一万二千两银子,价钱有点高,我说给宝庆楼的银票,让他们把家什留下,讲到了一万两银子。您要是看着满意,我再和那家人磨叽磨叽,看能不能再少点。”
如意门前一左一右立着对猴子形状的上马石,进门是青砖的影壁,正中一个大大的福字,上面还雕了七、八个或坐或卧或嬉笑的孩子,新颖又有趣。南房前种了株合抱粗的槐树,看上去有百年的光景,树冠如伞,把整个院子都笼罩在其间,可以想像到了夏天时那绿荫如盖的景象。正房前右边是株石榴树,左边是株海棠树,院子里的紫藤架下摆了个青瓷莲纹大缸,正屋后面还有两株高低不齐的枣树。
她思绪万千,站在紧闭的大门前,手如千斤重。
没想到,看了之后反而她舍不得了。
门突然“吱呀”一声打了开来。
“先去看看再说吧!”傅庭筠还是主张买个小一点的宅子,不过既然吕老爷说好,去看看也无妨。
“从渭南来的?”妇人问道,眼底闪过一丝警觉。
傅庭筠松了口气,觉得这样也好,人家压根就瞧不起她,去了也是找不自在。
傅庭筠顿生不妙-之感,但还是笑道:“是啊,我从渭南来。和夫人娘家沾亲带故,上次路过华阴的时候,听太夫人说夫人病了,我进京后特来拜访,”然后看了雨微一眼,“带些家乡的土仪,还请妈妈转交给夫人。”
待到郑三去给辅国公府送谢礼的时候,傅庭筠随礼递了张赵栅的名帖,不过辅国公府根本没有放在眼里,客客气气地道了谢,让傅庭筠不用上来拜访了,宫里一位太妃过生辰,辅国公府的女眷都进宫给那位太妃拜寿去了。
那妇人犹豫良久,只接了手镯,道:“我去帮小姐通禀一声,还请小姐稍等。”然后转身进了宅子,“啪”地一声将傅庭筠和雨微关在了门外。
傅庭筠吓了一大跳。
做掌柜久了,他有着商人式的狡猾。
难道母亲知道我来了?
吕老爷也是知道的,和傅庭筠商量:“我瞧那宅子实在是气派,要不,先拿印子钱救救急?我回去就把那七百亩地卖了。九爷那箱古玩也值万金。”还有一句话他没有说,万一周转不过来,等赵凌和傅庭筠成了亲,再把这宅子卖了换间小的就是——他听郑三的口气,这宅子是买了给让赵凌在傅庭筠的亲戚面前做面子的。
抬头看见个三十出头的妇人走了出来,陌生得很,模样儿寻常,却穿戴整齐,眉宇间透着几分持重内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