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 青蓝咨询的实力
对方又说:“你知道为什么要你去欧洲?”
“这我想过,因为那里很发达,”饶鑫说,“只有在那些国家里,这个项目里的这些问题,才能找到好的答案。如果是国内……根本就不会有人对这些问题感兴趣,就算是花钱请回答,大多也都是答非所问。”
饶鑫毕竟才加过几次会议,他知道咨询会上,最主流的一些观点都是什么。在技术上,国人也许不存在丝毫的问题,但是在想象力的层面……特别是,把一件完全虚妄的事情,如此严肃的进行想象和推演……
这种环境,国内是几乎不存在的。
但想象力,恰恰是这个项目立足的根本。同时这想象力也不能是完全就是凭空瞎造,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有相当的科学素养的积累,以及最重要的——讨论这种话题的热情和氛围。
“为什么?”饶鑫一向以为自己是脑洞型作者,可对于对方明着往自己怀里塞钱的行为,依然不能想通。
这大概是他问出来的第一百个为什么了。
对方也如前面99次一样,第一百次回答他这个问题:“因为我觉得值。”
“值?”饶鑫大笑,“你只要去请我以前的编辑吃顿饭,就能吃到,这些钱我写一辈子的书可能也挣不到。你只要给出这个价格的百分之一……不,甚至你就是不给钱!只要你给路费,我都会心甘情愿干这个活。”
“那只是你觉得。”
沈长文的这番说辞饶鑫无法反驳,因为在内心深处,他也是认同这种观点的——否则,他自己又如何自处?
对饶鑫来说,他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在工作上,尽量的投入和认真一点了——他本就是个懒散的人,因为这个项目,在欧洲呆了两个多月——听起来高福利国家似乎很不错,但实际上,大部分北欧国家的饮食……都很糟糕。这一趟行程之后,饶鑫回来整整瘦了二十多斤,把几年在家写小说养出来的一点肥肉全都给甩掉了。
但收获也是巨大的,古人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我的这种感觉错了吗?”
“没错,这很合理,”饶鑫现在还能记得聊天记录中的每一个字,“但我也有一种感觉。”
“你感觉我值这么多钱?”
“不,”对方说,“我感觉,错的是这个理。”
饶鑫当时没有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