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第一百七十八章、第一百七十九章商汤革命(三章合一)
苟肥连忙道:
“下臣对太师敬重还来不急呢,那敢如此作为。却是前日商侯口出败兴之言,被大王斥退,下臣担心商侯会不利于大王,遂命细作跟随,发现商侯果然没有直接回归,反去和太师相会。正是自此之后,太师才闷闷不乐起来,是以下臣猜测可能和商侯有关。”
“如今彤城氏已灭,君上何不收拢军士,免得手下不知约束,坏了君上仁德之名。”
履癸虽觉军士抢掠实属常理,却也记得前言,遂依伊尹之意,传下军令。
待伊尹离去,履癸不免有些感叹,自语道:
“太师真仁德、心善之人,便对庶民,亦不乏仁慈之心。”
不意此语被苟肥听到,问道:
却说履癸令葛伯垠统率中方诸侯,并其它四方诸侯,共集十余万大军,战车亦有万乘,克日兴师,直奔彤城。其时伊尹亦在军中随行,终是因前日之事,心中不能释怀,闷闷不乐。履癸见了,问道:
“朕依太师之计,方有今日成就,正是布武天下之时,太师如何面有忧色?”
伊尹含糊道:“为人臣者,当上体天心,讲求上天有好生之德,为君王以修功德,如今大战将起,也不知多少人会丧生其中,或者竟是国破家亡,妻离子散之局,心中不忍,恐伤大王气运,故有忧色。”
履癸心下不以为然,但出于尊敬,仍是说道:
“既然太师有仁心,又关乎朕之气运,那么朕便传一军令,使军士只诛贼首,不得滥杀无辜,少造杀孽。”
“却不知何事被大王如此感叹?”
那履癸正高兴间,苟肥又是亲近之人,便将前事述说。苟肥笑道:
“要说太师仁德、心善,下臣是一百个相信,但要说太师闷闷不乐,却未必如此。”
履癸对伊尹甚有崇敬之意,此正君臣相欢之际,那容他人质疑伊尹,便是亲近之人,也是不行,斥道:
“汝敢质疑太师?若不是念你是朕亲近之人,早将你斩首示众。”
履癸此言却叫伊尹精神一振,说道:
“此为君上仁德,贫道代受惠百姓谢过君上。”
履癸却是笑道:
“此不过小事,太师不必放在心上。”
彤城氏不过小国,全仗宗亲之名,才困守多年,如何抵得住大军?履癸中军未至,彤城氏便被先锋虎、豹、熊、罴四将攻破、灭国。伊尹到时,正逢军士抢掠,民众被杀,于是来见履癸,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