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熬鹰
教官这名字有些别扭,但这些天他们已经习惯了,最为主要的是已经习惯了刘延昭的指挥。
堂堂的将军之子,不养尊处优,在山林之中,洒汗吃苦,训练之时冲锋在前,不服,都不行。
到了营地,罗氏女自然是紧张万分,小心的帮着刘延昭清理伤口,语中下意识带出了埋怨,后者听完只能憨厚的傻笑。
受了伤,刘延昭自然不能亲自参加训练,可是特训不能停下来,也许这一百人不能用于对送的作战中,但定不能松懈,正所谓百炼成钢,必须要趁众人还有着状态赶紧敲打出他们的潜力。
思虑再三,刘延昭从大郎那里讨来十面简易的小旗,上面绣了一到十,发给了十个小队,令他们准备之后便回山中,五天之内,谁取得最多的旗帜便算获胜。
理好了思绪,将小册子合好,刘延昭便冲冲了往外走去,这时候,罗氏女应该敷了药,他得前去探望探望,一是为了拉拢人心,其二是确实放心不下。
忙活了一番,夜晚之后,刘延昭将一行人聚集起来,不是说三国,而是请罗氏女来将医术。
撇去那些难懂苦涩的道理,刘延琪让罗氏女直接药物的功效硬灌输了给他们,这样,在日后执行任务受伤也能自己医治。
第二日,因为受伤的几人身体还未康复,便没有出去,在校场上练了一天,晚膳之后,刘延昭给他们讲着他所知道的军事理论。
情报收集,离间策反,千里奔袭,隐藏刺杀……
被刘延昭带出斗志的十个小队自然互不服气,在各自队长的带领下,朝着关外那座待了数天的群山而去。
训练每天都在挣扎中进行,一群不愿服输的汉子在一个不懂练兵的人折磨下开始慢慢的成长,如同被熬着的猎鹰,总有展翅高飞之时。
凡是他记忆中有的,都一股脑说了出来,虽然有些话语粗浅,但正好也合了这些识字不多的兵丁胃口,反而很受欢迎。
一连两天,刘延昭晚上的军事课都是很热闹,期间大郎来过一次,很快,他一边责怪刘延昭不仗义,一边将手下队正伙长都被招呼了过来,让后者不得不苦笑连连。
又过了一日,受伤的几人养好了身子,刘延昭便再次带着一百人往关外徒步而去,这次待了十多天才回关内。
守城的士卒对他们这举动敬佩的很,出了关可就是契丹人的领地,若不是去哪凶险之地刺探消息,怎么会如此的衣衫褴褛?
看着用布扎起来的左臂,刘延昭与周边人有说有笑,完全没有挂彩的疼痛之色,让萧慕春等人更加的心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