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一问,一答
很快,到了小院,门口栽着两棵与清潭边相同的墨竹,就连院子里栽种的也是,几抹绿意早已按耐不住出了墙头,直着纤细傲骨,散着青翠欲滴的风雅。
“学生张谦见过徐师。”
张谦未走进院子,在院门口恭敬的行着弟子礼,看来他对这徐师很是尊重,院中之人定是包含才学,那正是杨延昭所想要的,想到这,他刚忙走近行礼,“晚辈杨璟见过夫子。”
很快,院中略带温和的声音响起,“是秋白啊,一早来我这竹轩居是不是昨夜读书心中有了困惑?”
竹轩居,倒是挺贴切雅致的名儿。
虽与张谦初识,但杨延昭可以判断出他为人谦和有礼,不会做出文人相轻之事,更不会恃才而骄,想来是这齐文彦品行有他所不齿之处。
看明白了,杨延昭也不点破,反正这齐文彦若是找麻烦不介意给他长长记性,民不与官斗,齐家家业再大也扛不住杨延昭身后的折家。
一边走着,一边与张谦询问着书院的事情,突然,耳边传来琴声,如叮咚泉水流淌在书院的盎然绿意中,婉转悠扬,就算杨延昭对古曲未曾接触过也不禁止步倾耳聆听。
张谦似乎更享受如此美妙的曲子,闭目竖耳,头下意识的随着旋律晃动,看来他不是第一次聆听了。
一曲罢,张谦面露笑意,“徐师每日清晨都要抚琴,曲意流觞,总是让人很是痴迷。”
“学生昨日刚受教,脑中开朗了许久,因而寻徐师兵非为释疑。”
“哦?”
院中人显然觉得有些出乎意料,“那你清早来此作何?”
张谦望了一杨延昭,朗声应道,“学生遇一友欲入书院接受诸位先生的教诲。”
对于张谦的话,杨延昭只是笑了笑,琴声的确很动听,但他却没有张谦的这般投入,或许这才是真正的文人才士,会因琴棋书画等文雅之物如痴如醉。
而他,挤身其中只不过想混个好日子而已,最多只是个伪文人。
不过杨延昭的笑却让张谦觉得很欢喜,刚才他也注意到杨延昭认真听曲的样子,当即更加觉得两人兴趣相投。
“曲子以后常听,要是徐师高兴,还可以指点一二,现在得去请他同意延昭兄入书院才是。”
说着张谦往前面的小院走去,身后的杨延昭知道他有所误会了,但留给别人心中好的印象又何必去毁掉,说不定以后自己真的能成为琴技高手,也不是不无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