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头娘子 第105节
余娘子和岳娘子的话,虽然叫众人都不再怀疑她就是花间集幕后的那个供奉,可只冲着她这般小小年纪就得着王府小郎的重用,这也足够叫人注意到她了。
阿愁偷偷抹了一把汗,忽然发现,她也许是真老了,居然一点儿也不喜欢这种受人瞩目的感觉。她更宁愿暗戳戳地站在阴影里看别人的热闹……
而,虽说不管是她还是李穆,都没有把她才是那“幕-后黑手”的事当个秘密,可这么特特被人提出来……加上十四郎那无缘无故的重礼,阿愁怎么看怎么觉得如今这情况诡异呢。
这第二顿接风酒,阿愁自然不敢再像前一天那样贪杯了,且也管着梁冰冰没许她贪杯。
酒宴后,岳娘子只说难得进京来一趟,便打算放众梳头娘子们在京城逛个半天。梁冰冰一听就欢呼了一声,邀约着阿愁一起上街去。阿愁却因席间的那些传言、十四郎君的重礼,以及昨天兰儿和香草的告诫,叫她心里有些不安。想着李穆再三交待说他有话要说,偏偏直到现在他俩也没个机会认真谈上一谈,她便一点游兴都没有了。
她这里愣神时,梁冰冰已经替她把疑惑问出了口。
直到这时,阿愁等人才知道,原来京里早有风声说,花间集里弄出那么些神奇玩意的幕后供奉,是个名叫“阿愁”的梳头娘子,且这位“阿愁娘子”今年也代表广陵行会来参赛了……
阿愁不由就和梁冰冰一阵面面相觑。
虽说广陵城的人早就听闻阿愁是李穆的门下,也都知道花间集是李穆名下的产业,可除了曾帮着阿愁一起搞过“研发”的余小仙和甜姐儿,连岳娘子等人都以为,花间集里那些“花里胡哨”的玩意是宜嘉夫人找人弄出来的,阿愁只是受小郎之托最先试用的人……
林巧儿看看众人,细声细气地笑道:“虽然不知道宋姐姐说的是谁,不过……我们当中,只有阿愁的名字是叫阿愁的。”说着,还指了指阿愁。
那余娘子是几乎年年都要进京的,对京城的一切早没了兴致,加上一路车马劳顿,她年纪大了,又是行会里的老人儿,接风宴上难免被多灌了几杯,便不打算去逛街,只想回去睡上一觉。
阿愁听了,便跟着余娘子先回去了。
这一路回去,余娘子倒是没再像来的时候那样管着不许阿愁呆看街景。不过,有余娘子在一旁,阿愁看的就不是街景了,她俩一路看回王府去,一路点评着路边行人们的妆容得失。于是阿愁忽然就发现,和广陵城的女子们偏爱个小家碧玉的风情不同,京城的女子们更偏向于那种大气阔朗的风格。
果然这些年败得不冤呢,这明显就是没能抓准市场的脉络嘛!阿愁如是想着。
顿时,众人的眼都带着惊奇,纷纷看向阿愁。可这一看,众人又都疑惑了。
若阿愁今儿还像她下船那天那样盛装打扮起来,不定人们还能信了那些传言,偏今儿她只略修饰了眉眼而已,脸上连个粉都未施。且那个头看着也是小小的,怎么看怎么一副稚气未脱的模样……
自以为知道真相的岳娘子呵呵一笑,放下酒杯向众人解惑道:“这事我倒是知道的。只是,只怕这话是哪里传错了。那花间集确实是我们广陵王府的二十七郎所创,不过,那原是小郎一时兴起,又借用了宜嘉夫人手下几个能人才弄起来的。花间集出品的那些胭脂水粉等物,最后总是要经过我们这些人的手,才能知道孰优孰劣。夫人原打算委托我们几个担下这差使的,小郎却看中了阿愁,这才把那试用的差使交给她去办。这原是常情,倒不想这话传到京里竟全都走了样儿。”
余娘子也笑道:“小郎之所以看中阿愁,除了阿愁原是他门下之外,也因那丫头于这一行当里很有些灵性。我原还怕她在根基不牢时用多了那些东西会移了性情,忘了根本。结果这几年看下来,她倒是个稳得住的,且悟性也高。刚才花娘子问及的那几种眼线的用法,就是她最先琢磨出来的……”
说话间,便把话题重又引回到最近坊间所流行的妆容手法上了。